对于何肇胜而言,离开祖辈生活的故乡好像并不是多么悲伤的事情。两个多月前,当他又一次坐上汽车,迁离河南省淅川县丹江畔的老家时,这位75岁的老人没有流泪,甚至没有流露出一点不舍的表情——至少,在他自己的记忆里是这样的。
“这都是为了国家。”他笑着,仿佛在描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哪有个人小利益不服从国家大利益的?”
为了服从这个“大利益”,他的大半辈子都在迁徙。按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规划,从1959年开始,何肇胜先填写志愿、移民去了青海;几年后,他又按照组织安排返回河南老家;其后,他再次南下湖北荆门,后又返乡。这一回,他第三次离开家乡,和镇上的几千名移民一起搬迁到了500公里外的河南辉县市常村镇。
“有啥舍不得的,离家也就千把里路,不太远。”何肇胜豪气地说。
但他已经老了。时间和迁徙都在侵蚀他的生命。皱纹几乎占领了他面庞上的每一寸皮肤,腿上的伤痛也如同上涨的河水一样将他渐渐淹没。走路的时候,他拄着拐杖,步履缓慢,老式蓝布裤子的裤管看起来空荡荡的,裤脚下露出一截皮包骨头的小腿。
如今,这个瘦弱的老人平静地坐在新家的院子里,他希望这是自己最后一次搬迁、希望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安稳地走完这辈子最后的路程——哪怕再也没有机会落叶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