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对家庭的忠诚并不总是一种美德(11)

忠诚 作者:(美)艾瑞克·费尔滕


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重拾法国大革命的恶行,不遗余力地重现它的法国前辈的丑恶行径。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背叛父母的孩子不仅会受到鼓励和获得奖赏,还会被奉为学习的榜样。苏联的小孩子被要求学习少年英雄帕夫里克·莫洛佐夫大义灭亲的精神。这群背信弃义的人在全苏联宣传这个故事。这个男孩因为向秘密警察告发自己的父亲是叛徒行为而成为了一个英雄。在这个父亲被处死的时候,家人的悲伤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小帕夫里克的祖父、叔叔和堂兄弟把他带到了森林里,杀死了他。然后这些人又都被抓了起来,判了死刑。这就是苏联政府讲述的故事(多半是编造的),让帕夫里克成为了大革命时期的一个英雄,号召所有的苏联小孩向他学习。在当时,有帕夫里克博物馆,他的故事还被写成了传记、戏剧甚至是歌剧。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中仍然以热情的笔墨歌颂了他的传奇故事:帕夫里克“在审判中作证,指控他自己的父亲是叛徒”,这让这个男孩成为“忠于职守,一心为共产主义事业作贡献的典范”。

似乎永远不缺少那些愿意证明自己忠于职守的少年。一个叫考里宾的男孩,在自己的母亲试图偷集体农庄里的小麦时抓住了她。他举报他的母亲是一个“残酷的破坏者”,把她送进了劳改营,而他自己则得到去度假营旅游的奖赏。

如果一个少先队员没有告发某个人或者是他家里的任何一个人,就说明他不够努力,坦白地讲,他很可能会被怀疑缺乏革命热情。

英国小说家乔治·奥威尔认为背叛是极权主义思想的特征。在《1984》中,预示邪恶的奥勃良在折磨温斯顿的间隙时,进行了一番摧毁人的精神的演讲。演讲的标题是:无所不能,战无不胜的党。这是一场恐怖的演讲,奥勃良呈现了小说中最为生动的图像,一幅这个国家为人类留下的图像,“如果你要勾勒一幅关于未来的图景,”他告诉温斯顿,“就想象一只脚踩在一张人脸上好了—永远如此。”这是这个令人震惊的故事里最令人厌恶的一个场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