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郭沫若:“无党无派”的中共秘密党员(1)

民主的追求 作者:秦立海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四川乐山人。1913年,郭沫若离开家乡,赴日本求学,学习医学。他本想通过学医“来作为对于国家社会的切实贡献”,但由于听力不好,学医存在较大障碍,再加上酷爱文学,遂将志向转向文学创作方面。1921年6月,郭沫若和郁达夫、成仿吾等在东京发起成立了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郭沫若是公认的创造社的领袖人物,不仅创作力旺盛,作品众多,而且率先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

1924年,郭沫若翻译了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河上肇的《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开始“深信社会生活向共产制度之进行”是“必然的路径”,“马克思主义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唯一的宝筏”;“我们假使不想永远做人奴隶,不想做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我们中国人只剩下一条路好走——便是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走劳农俄国的道路”。这是郭沫若接触并初步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开始。

1926年2月,郭沫若接到广东大学校长陈公博的信函,邀请他去广东大学任教。3月18日,郭沫若来到“革命策源地”广州,经共产党人瞿秋白的推荐,担任了广东大学文科学长,并很快进行了教务革新,结果引发了广东大学的择师风潮。郭沫若也因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但在关键时刻得到了国民党广东大学特别党部的全力支持和高度评价,“各科学长,只有文科学长郭沫若先生,很能帮助党务的进展”,“他的文字和演说,很能增加党化宣传的声势”,“能够在重大问题发生的时候,有彻底的革命表示和主张”。

此时,由于郭沫若在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国民党人所看中,并于1926年5月中旬经时任广东大学校长褚民谊介绍加入了国民党。6月初,郭沫若又受命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青年夏令营讲习班的教务工作负责人之一,并讲授“革命与文艺”。在此期间,郭沫若结识了正在广州从事革命工作的毛泽东和周恩来,并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但没有得到批准。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誓师北伐。郭沫若在周恩来、孙炳文等人的推动和推荐下,毅然投笔从戎,担任了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开始以国民党左派人士的身份投身于国民革命。同年10月,经邓演达提议,郭沫若被蒋介石任命为政治部副主任,随即前往南昌主持政治部在总司令部行营和江西方面的工作。

当时,郭沫若直接在蒋介石手下工作,蒋介石欣赏郭沫若的才干,希望他可以成为自己信赖、倚重的幕僚。然而,事与愿违,郭沫若并非趋炎附势之人,他在政治上有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与蒋介石共事,使郭沫若逐渐看清了蒋介石的庐山真面目。1927年3月下旬,郭沫若致信邓演达,表明了反蒋的态度,并申明要公布蒋介石的罪状。3月31日,郭沫若奋笔疾书写了著名的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公开宣布了与蒋介石的决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