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做一条聪明的“蚯蚓”(3)

天生创业狂 作者:陆新之


1896年,钱庄学徒出身的两兄弟开办广生钱庄,几年后相继创建保兴面粉厂、振新纱厂,历经合伙人拆股、日俄战争、大股东挤兑,经商实业之心不死,终而建起申新、茂新和福新的三新系统,共数十家工厂,在“衣食上坐拥半个中国”,几乎垄断面粉、棉纱行业。

和平年代的商业固然可嘉,离乱时期的创业尤显难得。

荣氏成长为“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路途中,面临无数个“交叉路口”:入仕或经商,投机取巧或安心实业,无锡乡党劫难和上海滩繁华。选择的标准是:是否利于事业可持续发展。为迅速扩大规模,他们很多年都不曾分红,将收入投资建厂滚动发展。发展到后期,完全是贷款办厂,在腾挪转移中最大化配置资源。

宏观来看,荣氏家族的发展路线恰好与中国近代百年商业起伏一脉相承,由点及线成面。

创业天性融入家族血脉,荣氏子弟纷纷成长为商业丛林的轻骑兵。抗日期间,荣毅仁率领荣氏企业浴火重生,1949年后公私合营,1978年再度出山创办中信。同年,荣智健在香江畔开办爱卡电子厂,1984年赴加州二次创业,及至2009年从中信泰富退位,又以“荣氏企业”卷土重来。

有趣的是,荣智健到美国掘金时,乔布斯推出麦金托什电脑,用那则夺人眼球的“1984广告”向蓝色巨人发出挑战。25年后,凭借iPhone手机,乔布斯光芒万丈,荣智健却辉煌难再。

如果以乔布斯为参照,以荣氏家族的起承转合为线索,按图索骥,商业生态的兴衰成败尽收眼底。意气风发的创业者终究抵不过催促拉朽的时代,不如在商业的土壤中翻江倒海。

个体抉择:“好的”与“坏的”

创业狂,并非漫无目的的心血来潮,抑或不择手段的规模扩张,疯狂外,必怀警惕之心。

可以肯定一点,创业狂通常具有寻觅和把握机会的非凡能力,但是你很难据此得出判断,机会主义者创业成功的概率异于常人。

事实上,剥开机会和运气的糖衣,你会发现那些疯狂的家伙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颗脚踏实地的雄心,而纯粹的机会主义者很难获得持续成功。

至少无法否认,史玉柱被“高楼神话”蛊惑前,汉卡的确做得有声有色;后来日落西山开发脑白金,一个很大的心愿是还债,力气用在市场营销,广告全天候轰炸;再后来进军网游,营销手段已然炉火纯青,比脑白金时代更上一筹,兼有广阔的销售网络铺路,自然水到渠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