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会发生产能过剩吗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作者:(美)尼古拉斯·拉迪


有人断言,2009年和2010年的投资热导致工业产能过剩,这将给生产型企业带来价格下降以及随之而来的利润减少的压力,也许会促使它们拒绝偿还为实现产能扩张而申请的贷款。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如何评价?它似乎不太能站住脚。在像中国这样的高增长、高投资经济体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产品至少短期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但是问题在于这种过剩是否规模过大、范围太广、持续时间过长,以至于会加剧价格下降、给相当多的产品多元化的生产企业施加利润下滑的压力。那种情况不仅会损害各家企业的还贷能力,而且还可能造成整个银行体系的重大损失。

任何关于中国产能过剩的评估都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中国企业历来喜欢保留旧式设备,也许它们认为如果对其产品的需求骤增,公司可以重新启用这种陈旧的、成本更高的生产能力。因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产能投放数据也许夸大了过剩程度。其次,不同背景下,例如年增长率为2%~3%的成熟经济体与30年来年均增长率约为10%的中国,过剩产能(假设为20%)的影响存在重大差异。在成熟经济体中,为了达到潜在的供给量,企业也许在七八年时间内为过剩产能提供资金支持,这个成本将会非常可观,很可能对这些企业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在高速增长的中国,20%的过剩产能也许仅在一两年内就被吸收了。

钢铁行业通常被认为是在中国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中国欧盟商会的一份报告估计:2008年年末,中国钢铁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在1亿~ 2亿吨之间,按百分比计算就是15%~30%。仅这个估计的过剩产能就已经大于位列中国之后的另外两个世界最大产钢国韩国和日本的钢铁产出。

不过,这个分析未能充分考虑中国钢消费当量的增长速度,2000~2008年年增长率超过15%。2009年和2010年中国的钢消费当量分别猛增至1.57亿吨和8 500万吨。简而言之,2008年年末呈现在外国观察者眼前的大规模过剩产能其实在2010年之前就被吸收殆尽。

最后,2009~2010年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所推动的投资热重点不在扩张传统工业领域(例如钢铁行业)的产能,注意到这一点很重要。关于这一点,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银行中长期贷款的行业分配。这些贷款期限超过1年,用于支持固定资产投资,与一年期或更短期贷款不同,后者通常用于流动资本。2009年,中长期银行贷款余额增加了4.9万亿元,几乎占当年银行体系新增贷款总量的一半。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贷款中,只有10.2%(也就是5 025亿元)投给了制造业企业,50%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1%流入租赁和商业机构,10.2%用于房地产开发。2010年前三季度出现了相同的模式,流向制造业企业的中长期贷款份额只有12.7%,流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房地产的分别为43.7%和18.8%。

分析钢铁行业的总投资——不论资金来自中长期贷款、发行债券还是行业内企业的现金流,也能给我们启发。2009年和2010年,钢铁行业的投资规模不小,分别为4 000亿元和4 500亿元。但2009年该行业的投资增长率微不足道,只有3%,而2010年比较适中,达到10%。与之相比,这两年整体经济的投资增长率分别为30%和25%。这又一次反映了经济刺激计划的优先次序:基础设施投资较多,诸如钢铁行业这样的传统行业投资较少。于是,在钢铁行业投资增长率微不足道的同时,在其他行业,例如铁路网建设,2009年投资增长率为惊人的67.5%,2010年进一步增长13%,达到7 500亿元。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