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条铁路有多难(5)

大历史的小切面:中国近代史的另类观察 作者:周英杰


“马车铁路”悄然开张

在吴淞铁路被拆毁之后不久的1879年,世界上最早的电气化铁路在德国出现,这标志着不断发展的铁路运输事业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在古老的大清国境内依然找不到一寸铁路的影子。

转机出现在1880年12月3日。这一天,前直隶提督刘铭传在李鸿章等人的支持下,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向清廷上《筹造铁路以求自强折》,请求试办铁路。

在这份奏章里,刘铭传以俄国和日本为例,说明了铁路对于富国强兵的重要意义,雄辩地指出:“自强之道,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然其机括则在于急造铁路。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一道尤为急不可缓之图。中国幅员辽阔,画疆而守,防不胜防。铁路一开,则东西南北呼吸相通,视敌所驱,相机策应,无征调仓皇之虑,无转输艰阻之虞。合我国二十二行省,联为一气。从此裁兵节饷,并成劲旅,则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而权操在上,又不为疆臣所牵制。所以立自强之基础者在此,所以杜外人之觑觎者亦在此。”

刘铭传递给清廷的这份奏折不啻于是一声春天里的惊雷,立即引起了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虽然刘铭传获得了李鸿章等少数洋务派大员的支持,李鸿章甚至立即上奏明确表示:“处今日各国皆有铁路之时,而中国独无,譬如居中古以后而屏弃舟车,其动辄后人也必矣。”但反对的声浪还是占据了上风。

有个叫周德润的御史向朝廷进言指责道:“铁路之说,刘铭传倡于前,李鸿章和于后,是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也。”这位周御史祭起了中国古代的圣贤吹嘘说:“自昔圣人刳木为舟,法斗为车,此即机器之权舆。迄后周公作指南,孔明作木牛、流马,皆仿其意而小用之,不肯尽器之利者,愿欲留此余地以役吾民而养吾民也。闻泰西诸国专尚机器,如织布、挖河等事,皆明以一器代数百人之工,暗以一器夺数百人之业,夺之不已,又穷其巧而为铁路,非外夷之垄断哉?”

周御史得出结论说:“铁路行之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何者?外夷以经商为主,君与民共谋其利者也;中国以养民为主,君以利利民而君不言利者也。议者欲以铁路行之中国,恐捷径一开,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官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