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羲之庄子心得《兰亭序》(2)

化蝶:庄子的密码 作者:王扉


东晋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名士,在绍兴兰亭修褉(古代民俗活动,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采兰以祛除不祥)时,众人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羲之即兴挥毫作序,这便是有名的《兰亭序》。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当时兴致高涨,写得十分得意,据说后来再写已力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其字,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其文,亦是中国古典散文里的名篇经典。

《兰亭序》全文,可以很明晰地分出三部分:第一部分叙事,交代了这次聚会的时间、地点及群贤荟萃的盛况,以及兰亭周边景色,流觞曲水,天气宜人,畅叙幽情,实乃赏心乐事。第二部分从记叙转入了议论,从人际的交往与人生的短促议起,引出《庄子·德充符》里的“死生亦大矣”。个体生命的死生是一件大事。第三部分从议论转为抒情,王羲之口里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貌似不同意《庄子·齐物论》里的死生齐一、彭殇无别,实则是对庄子之说心向往之。感慨他逃脱不了人生的我执,达不到庄子的境界。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有其深沉的人生意蕴,录述的是庄子的薪尽火传,个体生命的人生历程和体悟,并不会因肉体的“终期于尽”而一并灭绝,“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斯文可传,斯人不朽。

我们还可以从现存的《兰亭诗》中王羲之的诗歌二章,可以看出王羲之体悟自然的大美,对庄子之说的大爱。“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意境,可与《兰亭序》互为注脚。

坊间有一种说法称,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登峰造极,与其家族以及本人信奉道教,书、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据《晋书》记载,王氏家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又精通书道”。道士的玄门日课,需要反复抄录经书。在书录经本的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得到了老庄之说的熏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