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警觉机制,打哈欠在怀孕后的二十周内就会频繁出现,这有助于调整胎儿的昼夜生理节奏,因此更充分地证明了打哈欠关系到醒与睡的控制。当人的正常睡眠被打乱时,昼夜生理节奏也就跟着混乱,打哈欠就是在帮助熬夜的夜猫子调整大脑的内在时钟。此外,打哈欠也可以消除飞行的时差问题并能缓和高海拔所造成的不舒适。
那么,打哈欠能成为这样一种利器,背后的机制又是什么呢?除了活化楔前叶,它还可以调整大脑的温度与新陈代谢。要保持清醒的警觉,神经需要消耗极大的能量,因此,在演化的阶梯上奋力向上攀爬时,大脑效能会变得较差,打哈欠有可能就是要让过度活跃的哺乳类的大脑安静下来,特别是额叶那个部位。某些人甚至主张,那就是同理心最原始的形式。大部分的脊椎动物都会打哈欠,但只有人类、类人猿、猕猴与黑猩猩才会相互感染。事实上,人类的感染力极强,强到会让一个人读到相关题材时都会打起哈欠来。
狗在攻击前会打哈欠,奥林匹克运动员出赛前会打哈欠,鱼则是在改变动作前打哈欠。甚至有证据显示,打哈欠使人在执行军事任务时更精确、更从容。没错,就哺乳动物来说,在调整生存的相关行为上,打哈欠或许是最重要的机制之一。因此,若想要维持大脑最理想的健康状态,打哈欠乃是不可或缺的。但话又说回来,过度的打哈欠可能象征某种潜伏性的神经失调(诸如偏头痛、多发性硬化、中风或药物反应)正在发生。但研究人员也怀疑,打哈欠或许是大脑正在调整神经的运作以便消除这些症状。
许多的神经化学物质都和打哈欠有关,多巴胺就是其中之一,在这种物质激发下,丘脑与海马体分泌催产素,而这两个部位则是记忆输出、随意控制与温度调节的关键。这些神经传导物质掌管人与人之间的欢乐、感观体验及亲密感,因此,若要强化彼此间的亲密感,不妨一起打哈欠。其他和打哈欠有关的神经化学物质还包括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一氧化氮、谷氨酸、Υ-氨基丁酸(GABA)、血清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黑激素(MSH)、性激素与鸦片肽衍生物(opium derivate peptides)。事实上,对大脑有如此多正面影响的活动还真不多见呢。
我们的忠告很简单。一天尽量多打几次哈欠,醒来时、碰到棘手的问题时、准备就寝时、觉得生气、焦虑或紧张时都可以。重要谈话之前打个哈欠,考试之前打个哈欠,观想或祷告时也不妨打打哈欠,那会提升灵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