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开国大典,举国欢庆,但外曾祖父始终高兴不起来,内心非常忐忑。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外公也从富甲一方的民族资本家变为了贫民,将现在的东圈门周围及天宁门附近100 多间的房屋全部上交,家中的金银首饰也成托盘地上交,整天同工人们一起劳动。外曾祖父也很苦闷: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下的这份家业为什么会被充公?劳动的辛苦、内心的烦恼交织在一起,他很快地消瘦下去……
1951 年,外公从教会学校考入了扬州中学,1954 年,外公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由于出身关系,没能被保送去苏联留学,他无法理解,自己拥护中国产党、勤奋学习,本该有的保送资格却和自己无缘。他很失落,但没有沉沦,后来被保送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成了新中国早期海军雷达工程专业的学员。陈赓将军任他们的院长,乌兰夫的儿子是他的同班同学。当时中央首长的子女们上大学的首选要么是清华、北大,要么是哈军工。朱德元帅等国家领导
人常常到他们的学校视察。同学中能顺利完成学业的人,后来大多成了将军。每当外公回忆起这段往事,留恋之情溢于言表。
一封匿名信
当时的中国十分注重家庭出身,1956 年,外公因一封匿名信被哈军工劝退回家。后查实这封匿名信是外曾祖父那位同父异母的妹妹的丈夫写的。他的那位妹夫是一个游手好闲、贪图享受的无赖,把外曾祖父给他们的陪嫁败光之后,以照顾外曾祖父的后母(也就是他的岳母)为由,又住回到家中。后因和外曾祖父争房产,产生了矛盾,故写匿名信诬告外公从小就在家欺压工人,是个资产阶级的公子哥儿。外公也曾申辩过,但无济于事,只得离开了他热爱的学校。
外公被劝退后,并未泄气,他选择了继续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当年,外公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浙江大学机电工程系。没想到的是,就在报到的前几天,外公收到哈军工的来信,称匿名信的问题已查实,系诬告,要求外公回去继续完成学业。外公义无反顾地去复学了。更没想到的是,又是两年后,还是因为出身问题,
外公在毕业前夕和一大批同学一起,被下放到了北大荒。他们住的地方荒无人烟,夜间狼嚎阵阵。有一天,他们劳动的地方来了另一批人,其中有一位小提琴手深情地给他们拉了一曲,随后泣不成声。后来了解到,那位小提琴手曾是志愿军军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参加完“劳动改造”后,他拉琴的手就废了,再也找不回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