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家竞争优势(16)

竞争论 作者:(美)迈克尔·波特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状态

国家状况与所处的时空背景,会创造一种强大的趋势,这关系到企业如何创造、组织和管理,以及国内竞争的本质。以意大利为例,成功的国际级厂商,大多是私人经营、家族型的中小型企业;德国正好相反,企业倾向于科层式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实务,高级经理人通常是技术背景出身。

管理制度没有绝对的好坏,当前走红的日本式管理也不例外。特定产业的竞争力,来自能汇集这个国家所具优势的管理实务与组织模式,以及产业的竞争优势资源。在意大利,如照明、家具、皮鞋、毛织品以及包装机械等世界级龙头厂商,其战略重心为锁定市场、产品的客户导向、利基营销、快速变化和具有惊人的弹性。如此种种都是为了适应产业的动态和意大利管理制度的特质。德国式的管理制度正好相反,适用于技术或工程导向的产业,如光学、化学、精密工具机等,主要是因为复杂的产品需要精密的制造、仔细的开发流程、售后服务,因此这是一个高度纪律化的管理架构。德国很少在消费品和服务上成功,因为这些产业在竞争上更强调形象营销-快速推出新的功能,以及更新旧产品。

企业与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各国之间也有极大的差异。企业目标会反映出该国资本市场的特质,以及经理人待遇这样的决定因素。以德国和瑞士为例,银行股票投资人大多数是长期持股,而且很少交易;在需要研发和新设备的持续投资,且回报率不高的成熟产业中,企业通常表现得相当好。美国正好是另一个极端,它的创业投资基金规模大、股票上市公司也很多,投资人看重各季和各年的股票价格损益;经理人的待遇高低,取决于与个人表现有关的年度分红;美国表现较佳的企业,大多在软件、生物科技等相对较新的产业,以及如专业电子与服务等。新公司的资金投入会加剧这些产业的国内市场竞争。不过,因为投资不足所带来的压力,又会使成熟型产业受到伤害。

个人进行工作和扩展技能的动机,也攸关竞争优势。在任何国家,拥有杰出技能的人才都是稀有资源。一个国家成功与否,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优秀人才选择的教育方式、所从事的行业,以及他们对工作的努力和信念。国家制度与社会准则会影响个人和企业的目标,并使某些产业具有特殊地位,进而引导人才与资金的流动,结果直接影响某些产业的竞争表现。各国一般会在人们有兴趣,或出现英雄人物的活动中竞争。在瑞士,地位最高的是制药和银行业;在以色列,则是农业与国防领域。有时候,我们很难区别其中的因果关系。一旦能在国际竞争中成功,产业地位自然大增,并强化它的优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