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是与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对救国救民真理的艰辛求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近代中国革命不断选择科学指导思想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帝国主义列强横行霸道,操纵着中国的经济和政治。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勾结帝国主义残酷压榨中国人民。国家日益贫弱,社会战乱不已,民族灾难深重,人民饥寒交迫。”《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1627—1628页。 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了完成这两大任务,中国人民进行过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但都失败了。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求索,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思想智慧,或借鉴学习西方自然科学成果和社会思想学说,但都没有找到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科学真理。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发生的一系列革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它高举民主共和国的旗帜,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端。从那时候起,中国人民才自觉地为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进行斗争。毛泽东曾把孙中山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并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563页。。辛亥革命“起共和而终帝制”,就此而言,它成功了;但政权重新落入封建军阀手中,共和国名存实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极端贫穷落后的状态没有改变,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辛亥革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失败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理论指导和方案设计不符合中国国情是一个重要原因。事实表明: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下,以资产阶级思想理论为指导,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辛亥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以深刻启发,认识到必须要寻求新的思想、探索新的道路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这实际上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以及中国革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许多都深受辛亥革命的影响,并通过思考和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而接受马克思主义,实现了自己的思想转变。林伯渠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地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林伯渠:《荏苒三十年》,《解放日报》1941年10月10日。正因如此,毛泽东强调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1942年3月30日),转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