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较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作者:黄宏


无政府主义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anarchia,原意是“无权力、无秩序的状态”。作为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无政府主义出现于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以后几经演变,形成了各种流派。这些流派的共同观点是废除国家、反对专政、要求绝对自由等,但也有其各自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无政府个人主义,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施蒂纳和法国的蒲鲁东;二是无政府工团主义,代表人物是俄国的巴枯宁;三是无政府共产主义,代表人物是俄国的克鲁泡特金等。在这三类无政府主义思想中,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近代中国是一个小生产者占优势的国家,有着无政府主义传播的思想土壤和社会基础。早在1905年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报》、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民丛报》以及商务印书馆的《东方杂志》,就开始经常介绍无政府主义思想。1907年前后,当时留日、留法的中国学生中已有一些人信奉无政府主义,并开始结社办报。五四运动前后,无政府主义开始在中国广为流传。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专门宣扬无政府主义的刊物和书籍就有70多种,主要有:《自由录》、《工人宝鉴》、《进化》、《奋斗》、《民钟》、《学汇》、《互助》、《工余》等;各种无政府主义的小团体多不胜数,著名的有北京的实社、广州的心社、南京的群社,仅四川的无政府主义社团就有14个之多。在中国,较早倡导和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张继、刘师培、李石曾、吴稚晖、刘师复等人。其中刘师复不仅较早地宣传和介绍了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而且还于1914年8月在上海发起组织了“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并进行社会活动,被称为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的奠基人。黄凌霜、区声白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无政府主义的重要代表,他们在1919年至1921年间,在《进化》、《新青年》等杂志发表了《评〈新潮〉杂志所谓今日世界之新潮》、《马克思学说的批评》、《我们反对“布尔什维克”》等一系列文章,宣传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他们主张摒弃一切国家政权,取消包括无产阶级专政在内的一切“强权”;反对任何集中和一切组织纪律,主张“绝对自由”。这些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给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带来了严重的思想障碍。

为了肃清无政府主义的消极影响,推进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共产主义先进分子与无政府主义者之间展开了一场大论战。1920年9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谈政治》一文,宣传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批评和反对无政府主义。1920年11月,《共产党》月刊第1号至第5号先后刊登了李达等人撰写的《社会革命底商榷》、《无政府主义的解剖》、《我们为什么主张共产主义?》、《夺取政权》、《我们要怎么样干社会革命?》等一系列论文,对无政府的种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1920年底,陈独秀在《新青年》还开辟了《讨论无政府主义》专栏,把区声白等无政府主义者的观点以及他对这些观点的批判公诸于世。在这些文章和讨论中,陈独秀、李达等人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不要国家、不要“强权”的错误观点,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剥削阶级利用国家压迫人民,维护统治,只有建立无产阶级国家,行使无产阶级专政的“强权”,才能推翻剥削制度。所以,他们强调:“我们共产主义者,主张推翻有产阶级的国家之后,一定要建设无产阶级的国家;否则,革命就不能完成,共产主义就不能实现。”《共产党》第5号,1921年6月7日。“我们的最终目的,也是没有国家的。不过我们在阶级没有消灭以前,却极力主张要国家,而且是主张要强有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阶级一天一天趋于消灭,国家也就一天一天失其效用。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拿国家建树无产阶级的特权,是要拿国家来撤废一切阶级的。”《共产党》第5号,1921年6月7日他们还批判了无政府主义者不要组织和纪律、主张绝对自由的观点,认为在人类社会中,自由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而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绝对自由”在理论上说不通,在现实中也无法实践。在他们看来:“联合无论大小,都要有一部分人牺牲自己的意见,才能够维持得比较的长久一点;若常常固执个人或小团体的绝对自由,自由退出,自由加入,东挪西变,仍是一堆散沙,这种散沙的现象,至少也不适宜于大规模的生产事业。”《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第294页。

陈独秀、李达等人对无政府主义的批判,解决了中国要不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要不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的问题,使大批先进知识分子分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界限,摆脱了无政府主义的影响。这以后,一些原来相信无政府主义的人,纷纷放弃了原有信仰,逐步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