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马克思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论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作者:黄宏


基尔特是拉丁文gilda的音译,意即行会,它是包括雇主、资本家在内的一种组织。基尔特社会主义又称行会社会主义,是20世纪初英国工人运动中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这种思潮力图把中世纪行会的狭隘思想同现代资本主义思想、工团主义等混合起来,主张建立由劳资各方面人员组成的生产者联合会即基尔特来管理生产,宣扬通过和平方式,用基尔特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英国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罗素是基尔特社会主义的积极拥护者和宣传者。他1920年9月至1921年7月在中国作了一系列讲演,反对十月革命和阶级斗争,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实业、兴办教育,主张走资本主义和改良主义道路。

罗素的讲演受到了研究系分子张东荪、梁启超等人的热烈欢迎。张东荪分别于1920年11月和12月间,发表了《由内地旅游而得之又一教训》、《现在与将来》两文,称颂罗素所宣扬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反对科学社会主义。1921年2月,梁启超在《改造》第3卷第6号上发表《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一文,不仅支持张东荪的观点,并作了系统发挥。他们认为,中国实业不发达,还没有形成工业劳动者阶级,没有实行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因而不可能创建真正的工人政党,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主义运动。“吾以为社会主义所以不能实现于今日之中国者,其总原因在于无劳动阶级。”《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753页。正因如此,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依靠绅商阶级(官僚买办阶级)兴办实业,先发展资本主义,这样才能打倒军阀,使国家富强起来。他们还认为,中国的第一问题不是无产阶级与有产阶级的抗争问题,而是有业和无业的问题。“今日中国之社会运动,当以使多数人取得劳动者地位为第一义。”《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749页。由此出发,他们宣扬阶级调和,反对暴力革命,竭力提倡基尔特社会主义,认为在中国不必进行工人运动,不必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只要“在劳资协调的状况之下,徐图健实的发展”,“极力提倡协社,……谋劳动团体之产生、发育、强立”,就能“使全国生产之中枢,渐移归公众之手”。《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第1版,第759页。

张东荪、梁启超等人的言论发表后,遭到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的反驳。如张东荪的《由内地旅行而得之又一教训》刚一发表,《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就连续发表了《评张东荪君底‘又一教训’》、《再评张东荪君底‘又一教训’》等文章,批评张东荪的观点。陈独秀在《新青年》第8卷第4号上,专门开辟了一个《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专栏,作为讨论和争辩的阵地。这一时期,李达、李大钊、何孟雄、蔡和森等人先后在《新青年》、《共产党》、《评论之评论》、《曙光》等进步杂志发表了《社会革命的商榷》、《劳动者与社会主义》、《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中国的实业究竟要采用什么方法?》、《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一九二一年二月给陈独秀的信)等文章,对张东荪、梁启超等研究系分子的错误观点进行了系统批判。

他们认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必须与世界是否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条件问题联在一起考察。“因为中国的经济情形,实不能超出于世界经济势力之外。现在世界的经济组织,既已经资本主义以至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在世界经济上的地位,已立在这劳工运动日盛一日的风潮中,想行保护资本家的制度,无论理所不可,抑且势所不能。”《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454页。也就是说,十月革命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在这个潮流面前,走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他们还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实业不发达,需要大力发展,但问题是如何发展。按照张东荪、梁启超等人所说的那样,通过资本主义来发展实业,这在今天是行不通的。陈独秀说:“资本主义虽然在欧洲、美洲、日本也能够发达教育及工业,同时却把欧美、日本之社会弄成贪鄙、欺诈、刻薄、没有良心了;而且过去的大战争及将来的经济的大革命都是资本主义之产物,这是人人都知道的。幸而我们中国此时才创造教育工业在资本制度还未发达的时候,正好用社会主义来发展教育及工业,免得走欧、美、日本的错路。”《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第207页。李大钊也强调指出:“今日在中国想发展实业,非由纯粹生产者组织政府,以铲除国内的掠夺阶级,抵抗此世界的资本主义,依社会主义的组织经营实业不可。”《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455页。针对张东荪、梁启超等人关于中国尚未形成劳动者阶级并因此否认阶级斗争的观点,他们指出,中国工业产业虽然落后,但终究有了工业无产阶级,而且它处于不断发展壮大之中。与欧美、日本等国的无产阶级相比,中国无产阶级所受的压迫更重,命运更为悲惨,因而对革命的要求也更为强烈。在中国,和欧美等国一样,同样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间的阶级斗争。只有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所主张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中国究竟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进行阶级斗争、社会革命还是进行社会改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基尔特社会主义争论的焦点和实质。这场论战持续了一年多,不仅在全国性的报刊上热烈展开,而且在许多进步团体中也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场辩论有力地批判了错误思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开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