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起源于“反右”运动的严重错误,于1959年的庐山会议后进一步发展,在“反修防修”误区里更加系统化,由“文化大革命”的实践加以总结而最后定型。这一错误理论在1967年11月6日的“两报一刊”社论中正式提出,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三个里程碑”。它为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肯定,写入党章、宪法,成为全党全民奉守的“天条”,影响甚巨。其基本要点:(1) 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必须把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2) 无产阶级专政下的阶级斗争,本质依然是政权问题,必须在上层建筑(包括各个文化领域)中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的专政。(3) 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就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4) 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进行革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这一理论集中了党的“左”倾错误理论,并在“文化大革命”中得以发展,形成了各个领域的理论分支。这一理论把阶级斗争当作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唯一绝对动力,并把是否承认它作为划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的分水岭,对“阶级斗争熄灭论”大张挞伐。因此,它具有统帅一切、决定一切的强烈的冲击力。在政治上,它宣扬“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鼓吹“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垮、不斗则修”,强调实现“全面专政”,把无产阶级专政等同于残酷斗争的镇压之权,“有权即有一切”的谬论盛行一时,使人为制造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在经济上,它把发展经济攻击为“修正主义”,大批所谓“唯生产力论”,把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管理方式作为“利润挂帅”大加讨伐,把农村“三自一包”的经营方式当作“资本主义道路”加以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最终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实际上被否定。它完全否定社会生活的物质利益原则,把提高群众生活斥责为搞“物质刺激”,把按劳分配当作“资产阶级法权”,用小农经济的平均主义进行批判,认为“穷则思变富则修”,把社会主义同贫穷混为一谈,推行了一系列“左”倾经济政策。在思想文化上,它用阶级性否定人性,把人性归于“地主资产阶级”的专利品,把阶级立场绝对化,强调阶级斗争的残酷无情;尊老抚幼、敬师重道等伦理道德规范被“亲不亲,阶级分”所否定,社会生活中充满了火药味,从机关、工厂、街坊邻里,到亲友家庭,无一不是阶级斗争的战场。冷酷无情的“斗争哲学”和“群众运动天然合理论”相结合,使“造反有理”成为打倒一切的狂潮,这是“文化大革命”动乱不已的重要原因。“文化大革命”中宣传的实现“两个决裂”(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的口号,为推广“左”的“新生事物”披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和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