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它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内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在实践中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
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们又强调: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并成为统治阶级后,应运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也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使新社会制度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要把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提到首要位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证明,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当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丰富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正是一个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的过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真正贯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决非易事。在这一问题上,我们党也曾走过一段弯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曾正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也存在着矛盾。但关于这一矛盾的解决,他却主张用“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人为拔高生产关系,方法不对,反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的认识,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强调在我们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任务放在首要位置。1979年11月,他在一次会见外宾时的谈话中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过去‘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31页。1983年4月,他在会见印度共产党中央代表团时再次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充分显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客观要求。任何社会制度的巩固和发展,从根本上来说都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也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立起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曾明确指出,如果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国家的实力得不到加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同年9月,他在听取吉林省委常委汇报工作时又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得到满足。随着实践的发展,邓小平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1984年6月他在接见外宾时强调,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986年9月他在会见外宾时也谈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问题,再次强调了发展生产力和调动人民积极性对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力量、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基于这些认识,邓小平更加坚定地强调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这些思想,不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生产力的基本原则,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而且纠正和克服了那种脱离生产力发展状况、人为拔高生产关系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做法,进而为我们党确立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