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提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作者:黄宏


要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我们党。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壮大,没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没有国家和人民光明远大的前途。我们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战争时期转到和平建设,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每前进一步都取决于党的素质和水平,取决于党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驾驭。

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中心任务和所处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39年,毛泽东根据当时的形势任务和党的状况,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豪迈地称之为“伟大的工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并成功地实施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在激烈的革命斗争和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我们党日益发展壮大,成为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接着又在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马克思主义党建原理和我们党面临的新的实际,把党的建设同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中心任务和所处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早在1983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就曾明确提出,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39页。。在这里,邓小平把党的建设同党的中心任务和政治路线联系起来,同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联系起来,既同“文革”时期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建党方针划清了界限,又同新形势下出现的企图改变党的性质、否定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潮划清了界限,也同不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习惯于墨守陈规的思想观念划清了界限。

20世纪末90年代初,党的建设面临着新的环境和形势。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拓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党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党的建设也遇到了许多复杂情况。面对新情况,一些地方和单位党不管党、治党不严,纪律松弛、组织涣散,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着种种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某些消极因素和腐败现象在党内滋长蔓延,严重侵蚀着党员和干部队伍,等等。一言以蔽之,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对这个重大现实问题的明确回答。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和总任务的内涵随着这种探索而逐渐明晰和深化。

1989年6月24日,江泽民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党的建设要因时而变的思想:“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形势和任务不断变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斗争策略、活动方式、工作方法也要相应改变,但党的性质不能变,共产主义的最高目标不能变。”他提出“要结合建设、改革的实际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状况”,对党员进行各种教育。《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62页。

1989年12月29日,江泽民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党校举办的党建理论研究班上的讲话中,初步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前进目标的思想,勾画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本轮廓。他说:“我们应该怎样把握住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什么样的要求呢?最根本、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坚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的更加坚强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样的先锋队,必须在理论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坚强,内部更加团结,同群众的关系更加亲密,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强核心。这个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需要,因而应该作为我们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前进目标。”《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89—90页。

1992年10月12日,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努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使我们这个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的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245页。他还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江泽民在会上发表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讲话。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十四大精神,总结了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明确地把改革开放条件下执政党的建设作为一个“新的伟大工的程”提出来,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这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957页。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总目标的内涵又有了新的丰富和发展。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面向新世纪,党中央领导全党正在继续推进这个新的伟大工程,就是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42—43页。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包含了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宗旨、根本任务及党的先进性和领导地位。这一总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它既适应了全党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又解决了脱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党的中心任务而就党建抓党建的问题,从总体上完整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