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长期战争开始(11)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作者:(美)陶涵


十一月十二日当天,湖南省主席张治中接获报告,日本骑兵距省城不到三十二公里,他下令全城撤退。军医院的中国医生们说,在官方派出交通工具让他们的伤员撤走之前,他们不走。次日清晨,葛林和留下来的同僚——他是唯一的医生——被街上嘈杂喧闹声吵醒,见到全城陷入一片火海,那是中国军警放的火。传教士、护士、学生和留下来的工作人员恳求士兵别放火烧他们的建筑物。葛林回忆说:“一连两天两夜,火烧个不停,浓烟罩顶,恣意破坏。”逃到湘雅避难的传教士说,他们看到城里的军医院陷入火海,伤员爬窗、夺门逃命。

但是,鉴于补给线拉得太长,日军在七十多公里外的洞庭湖就停下,不再向湖南省推进。纵火焚城是个大错。或许是蒋下的命令,但是在此之前,他从未下令火烧即将失守的城池,在此之后也没有。十一月十四日,星期一,省主席发表道歉,声称他没下令放火。葛林的太太在卫斯理(Wellesley)学院和宋美龄是同班同学。次日,他接到宋美龄的信,宣称委员长也没有下令焚城。十一月十六日,蒋抵达长沙视察,传教士们很快就获悉守城的驻军团长和警察局长都被枪毙。黄埔毕业的省主席张治中是一九三二年淞沪之役英雄,受委员长宠信,虽遭免职,却仍留在长沙。葛林通过停泊在湘江的英国炮艇发电给太太说:“一切平安。医院全满,(院内)丝毫无损。城里人大部分都逃了。”

上海、南京、徐州和武汉相继沦陷,并没像西方国家和日本所预期,导致中国政府投降或垮台。蒋介石所领导的长期抗战反而使日本成绩有限,陷入长达七年的僵持局面。日本虽然占领中国大多数重要城市、整个东北、大部分的内蒙古、全部的华北,直抵西安的大西北之东半部,到达武汉的长江流域,往南直抵温州的沿海各省,以及更南边的若干大港口如厦门、广州,占地不可谓不广;四分之三广大的农村地区、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却仍在国民政府掌握下——这就是自由中国。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蒋介石在湖南衡阳召开军事会议,宣称他第一阶段的策略已完成。中国军队已经拖垮敌军。他说,第二阶段重点摆在改进部队的战技和作战能力,期望能转守为攻。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准备好一年之内发动总反攻。同时,若是条件成熟、有必胜把握,也可发动反攻。蒋在日记中写下:“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中国现在的战略是:“则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

接下来的七年里,蒋虽非一直是却大体上遵循此一战术。同时,他对任何反攻作战定下严格的标准。他曾说:在抗战的第一阶段,国军常用三个师甚至有时六个师的兵力和日本一个师团交战,若就全局而言,我军几以八师或十余师人数与敌军一师对战,然若不能战胜敌军者,且取守势,故敌军用锥形战术,突破我正面之一点,即可动摇我阵地,此我军不敢攻势之误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