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物价直冲云霄:为何美国生病,中国吃药?(1)

美元末日 作者:曹灿


如果将2011年的中国经济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涨”。物价的大幅度上涨成为了中国经济决策者当下最棘手的问题,也是最让百姓感到不满的问题。对于物价的大幅上涨,百姓怨声载道。常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商品价格的下降,例如手机、电脑等价格的下降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购买这些电子产品,但是为何食品、汽油等价格一直在上涨呢?中低收入的家庭的生活质量更是受到食品价格上涨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家庭甚至选择通过囤积商品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通胀。但是百姓对于中国物价问题的根源却表现得非常困惑。有的指责商家的黑心,有的要求政府的相关部分加大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有的认为是房价过高是问题的根源,有的认为是坏天气影响了农产品的产出,有的建议加大生产来应对物价的上涨。但是,这些看法都是肤浅和片面的。中国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币过度的供应量,而人民币过度供应量的根源在于人民币紧钉美元的货币政策以及“奖出限入”的出口创汇政策。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所言,“贸易顺差过大是通胀的源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决定抛弃过去的中央主导经济的经济思维,选择市场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不可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在过去的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生产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并在此过程中,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虽然,中国的引进外资侧重出口的发展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当今世界正在进行深刻和复杂的改变,中国因此必须转变发展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美国经济的衰退,紧盯美元的货币政策已经是弊大于利。虽然中国官方多次提出将人民币与一揽子货币挂钩,放弃单一紧盯美元的货币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并未发生显著的改变,导致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为了维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问题,中国必须不断地印刷人民币购买美元。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导致过剩的美元流入中国等新兴市场,人民银行因此干预外汇市场①进行购汇,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的增加。中国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几乎占了中国年度GDP的50%。如果美国也模仿中国持有相同比例的外储的话,那么美国可怜的480亿美元的外汇必须得增加165倍到近8万亿美元。为了对冲中国近3万亿美元的外汇,中国央行印刷了近20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庞大的人民币投放量才是中国物价上涨的根源。

因此,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使得美元的贬值能够引起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尤其是中国这样的贸易顺差国,因为中国大量出口商品,导致国内消费品的减少,但是在购买美元的过程中却加大了人民币的供应量。和美元不同,新印刷出来的人民币几乎全部都在中国境内流通,因此推高了中国国内的消费品的价格。相反,尽管美国是全球通胀问题的发源地,美国却通过出口美元换取其他国家的廉价商品,大大缓解了美联储的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可能导致的通胀。尽管美国国内的物价也在上涨,但是物价的涨幅却远远慢于美联储制造美元的速度。大量的美元在美国境外流通给了美国人暂时享受低物价的机会。虽然在当今世界,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已经很难再找到美国生产的东西,但是全球的通货膨胀却完全是Made in USA——美国制造。

总之,要想根本解决中国的物价问题,中国必须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允许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扩大商品的进口,减缓外汇储备的增加,实现藏富于民。否则,人民币的价值将持续蒸发,中国的物价问题将进一步恶化,中国需要购买的美债也会越来越多。这种恶性循环很有可能导致过剩的人民币进入中国的股市或者房市,催生中国的资产泡沫②,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