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突破瓶颈,首夺冠军(1)

不得贪胜 作者:(韩)李昌镐


1989年4月,我代表韩国出战第二届富士通杯围棋大赛。出战的棋手包括韩国锦标赛冠军得主(曹薰铉九段、徐奉洙九段)、新生代领跑者梁宰豪教练(当时为六段)和我一共四人。我在一年之前曾经参加过IBM早期公开赛,除此之外便没有任何国际大型比赛的经验,所以这算是我第一次参加正式的世界大型比赛。

东京富士通杯对阵抽签仪式上,担当主持人的女播音员对我产生了很大兴趣。这个带着明显孩子气的胖嘟嘟的少年竟然出战国际性比赛,她一脸很惊奇的表情。抽签后的结果是我要对战王铭琬九段。女主持人看着王铭琬九段,笑嘻嘻地说:

“对方还是个14岁的孩子呢,请您手下留情哦。”

客席上爆发出了一阵笑声,韩方的出战棋手和陪同的相关人员纷纷鼓掌致意。说起王铭琬九段,当时的人们可能都不放在眼中,但他在2000年、2001年连续在日本围棋排行榜上位列第三,是占据着日本锦标赛本因坊冠军的大器晚成型强者。但是在当时,他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多少注意,甚至被评价为“比起顶尖棋手差那么一点点”。

韩国代表团和围棋迷也是对王铭琬九段存在着小觑的心理,很多人都觉得虽然李昌镐并没能够超越自己的老师,但是作为那个能够打败徐奉洙获得挑战权的天才,对付王铭琬这类棋手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即便是不能够获胜,那么也够王铭琬苦战一番,够他喝一壶的。在这种期待和接近于确信不移的信任下,我在第二天的比赛中一败涂地,算是个令人震惊的结局。如果我自己来讲述这一段,那么听上去似乎在炫耀失败,所以这里我想引用一段他人的描述(朴治文《李昌镐的故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