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第二天,昌镐那‘善于计算的名手’、‘石佛般的韧性’这些评价所描述的特点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比赛十分没劲地以失败结束。我内心一片茫然,陷入了沉思。难道是我们过分夸大了对昌镐的评价?那么国内围棋强者看到昌镐如同见了‘童子魔鬼’一般的事实又是为什么呢?即便胜利的希望十分邈远,但是就算仅有半目获胜的可能也绝不放弃,昌镐那惊人的计算力和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这都是他所具备的特殊能力,而这些能力曾经让金寅九段也为之叹服啊!可为什么面对王铭琬这样的对手,昌镐竟然如此轻易、如此令人寒心地就败下阵来呢?虽然王九段听到这话有可能会不满,但是,这便是当时我的真实感想。有了这种想法之后,我便又开始反省:是不是因为我们被李昌镐的魅力所倾倒,所以不能全面而正确地看待他了呢?不管怎么说,他正是那个女主持人口中所讲的不过14岁的孩子啊。
“那之后昌镐在国外的赛事上也经常输得很惨。如果和对方是第一次交手,那么他的表现会更差。即便是1992年之后,昌镐已经成为韩国围棋的第一人,但是他仍然在之后的比赛中败给了中国的棋手车泽武,并且在迎战那位刚刚离开中国的女性棋手芮乃伟时,一度出现了完败局面。由此,因那个名为昌镐的天才少年感到无比的自豪,对他的无穷力量不断夸饰,并想让世界为之震惊的我们,那期待的心一次次品尝到了挫折。但是,昌镐一到国外比赛就无力地输掉,其中的缘由到底是什么呢?”
虽然中间有这个挫折的小插曲,但是我并没停下前进的步伐。1989年初,我站到了最高位战和霸王战的挑战台上,并被公众贴上了“新锐种子选手”的标签。对此,我十分满足,并且在同年的夏天,我重新踏起了加速踏板。王位战、棋王战、国手战、最高位战、霸王战、名人战、大王战、东洋证券杯等几乎所有的棋战我都进入了决赛,并在第八届KBS棋王战中取得了四连胜,站到决胜赛场上。
1989年8月8日,在出生14年零10天的那一日,我向着“世界最高”的目标迈出了第一步。在以金秀壮教练为对手的决胜三局中,我成功地取得了第一个锦标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