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每天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然后再上班、下班、吃饭睡觉。脑袋里真的没有时间意识,这种人必然会在感到衰老时扼腕叹息、悔不当初;有的人每天神神叨叨、忙得焦头烂额,天天喊着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天天也是守夜使者、披星戴月,但是总是不见成效、精神疲惫。这种人必然会在岁月的蹉跎中看着别人的快乐和洒脱茫然无措、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我们想要工作得开心、生活更有价值,就必须使自己具备以下这四项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为了便于记忆,我称为“双P和双C”。
我们先来说说“双P”。
第一个P是指坚持(Persist)。
很多时候我们每个人看上去都具备管理时间的潜质,也能在一个时间段里高效地完成某些工作任务,但是似乎总是很难坚持下来。每逢遇到必须解决的问题,或者是领导十分重视的工作,我们都可以强迫自己在一定阶段内完成这项工作,然后就会彻底放松下来,可谓是一泻千里。当心里感到些许愧疚时还宽慰自己:前几天够拼命的了,歇几天再说吧,身体要紧,毕竟工作是持久战啊。看看吧,无法坚持的人总是会为自己找出很多理由和借口。我之所以把坚持排在最首要的位置,是因为我发现大家普遍缺乏坚持。
锲而不舍的坚持有点儿跟自己叫板的味道。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两个小人儿,一个小人儿叫懒散,一个小人儿叫勤快。早年间他们两个人经常会打架,也就是我们正在坚持的过程。可能过阵子两个小人儿不再打架了,你猜为什么?因为那个叫懒散的小人儿被另一个叫勤快的小人儿打死了!我们变成了一个勤奋上进、极具魅力的人;也有另一种可能:那个叫勤快的小人儿被另一个叫懒散的小人儿打死了!那时候的我们,估计就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了。所以,我们要尝试让自己具备坚持的品质,让自己体内那个叫勤快的小人儿健康地活下去。
比如,我们可以每天坚持走30分钟路,只要少坐几站公交车就可以实现;
我们可以每天早上阅读50分钟,早起一个小时就可以做到;
我们可以每天下班前把当天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并列出次日的工作计划,这个只需要15分钟就可以做到。
当你坚持21天之后,你会发现,你不用坚持了,因为那已经成为了你的习惯。坚持是多么美好的品质啊。我还可以给你透漏一个小秘密:坚持的品质完全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得到加强和质的飞跃。
当然,我所说的坚持并不是说要一根筋,明知道错了还要将错误进行到底,而是将一些良好的行事方法持续下去,直到这种方法转化成一种习惯,然后你就不用再坚持了,因为那时候对于你那样做已经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我们的生命出现在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不论我们是否情愿,时间总是坚持着它自己的脚步。从古至今,计量时间的工具日新月异,时间却并未多出一分一秒。所以,当我们工作中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坚持探索和攻克才能有可能获得成功。如果我们不选择坚持,必然会被坚持的时间所抛弃,无视时间的人也终将被时间所遗忘。哈佛校训中关于时间管理的语句有一条让我印象深刻,并会不断地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我再一次要念给自己听,念给我容易忽视时间的潜意识听。这句话说得道理深刻,语句也很优美,每次听完我总会倍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
第二个P是指守时(Punctuality)。
你是否遇到过下面这些难题或窘境:
◎ 如果你在公司召开重要会议时迟到,众目睽睽下走进会场是不是感觉很囧?
◎ 你是不是经常感到早上起床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 早晨,你是不是经常感到总有琐碎的小事让自己很难按时出门?
◎ 你是否很苦恼没有办法避免经常上班迟到?
谁都想让别人评价自己是个守时的人,但是真正做到守时又感觉非常难。不过,我可以告诉你如何做到守时,因为以下三个因素就是守时的秘诀:
◎ 守时等于提前。
◎ 随身带日程表。
◎ 善用提醒工具。
第一,守时就等于提前。不论上班、开会还是赴约,我们都要把交通情况考虑进去,因为交通情况是我们无法掌控的,尽管我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有很多。如果我们驾驶私家车出行,那么出车、行驶中的红灯或者交通管制、找停车位、与停车收费人员交流都需要占用时间;如果我们选择公交车出行,那么步行走到公交车站、等待公交车的出现、乘坐公交车站数的累积停顿时间、公交车到达后走到目的地的时间都要计算进去;如果我们选择地铁,那么每站停留时间可以按照3分钟计算、换乘时间因为不同线路的行走时间也不尽相同;如果我们选择自行车,那么行车路线需要提前想好,并注意自行车存放的问题。
除了交通情况以外,我们还要考虑我们的身体状况,比如,我们选择步行到达目的地,那么因为持续运动、身体发热,我们可能需要喝水、需要洗手、需要整理衣服和头发等,或者我们是否需要使用卫生间、是否需要补妆等。当你能够气定神闲、全副武装准备面对他人或者处理事务时才是你真正到达的时刻。所以,多给自己留出30分钟,你会给别人留下优雅、稳重、高效、守时、气定神闲和快乐的印象。而这一切的秘诀就是提前30分钟,仅此而已。
第二,随身携带日程表。计划和日程表只是为了服务我们更高效的工作,我们不能被计划和日程表所累,不要因为已经提前计划了,就不再做更改。相反,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日程表。有人会说:既然总是需要调整日程表,计划赶不上变化,还不如不做计划。这个思路也曾经误导了我很久。后来,我发现:没有计划和日程表我简直就成了没有方向的船,只能任由他人和外界的人和事随意改变着我的日程。所以,还是要有个日程表,虽然我总是在不断地调整着安排,但是最终总能驶向我的目标。因为在制定日程表和调整日程表时,我们能够始终围绕工作目标展开,也总能在乱中求治,获得硕果累累。随身携带日程表的习惯就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并将工作的重心始终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同时可以提醒我们不会因为紧急和匆忙的工作疏忽了我们工作中的某些重要任务,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第三,善用提醒工具。现在的提醒工具可谓空前的丰富,我们可以像坐在餐厅里点菜一样去选择适合我们需求的提醒工具。比如,闹钟、计时器、进度图、分类图、书面或语音备忘录、飞信提醒、微信提示、电视定时关闭系统、汽车内测速提示仪、即时贴、来电小秘书提醒、邮件来信提醒、电话提醒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也适当尝鲜使用一些新的提醒工具,让它们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促使你的时间更为有效。当然事情通常都会有两面性,使用不好就会反受其累,所以在选用提醒工具时,要把这方面的功课做足。
总之,守时是一个职业人士的素养体现,虽然是不起眼的这么一个习惯,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很多素养。
下面,我们来说“双C”。
第一个C是指集中精力(Concentrate)。
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时间管理就意味着良好的企业效益;对于个人来说,良好的时间管理就意味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市场考核企业,企业考核员工。任何考核的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至少是需要努力去完成一项项业务后累积的一个结果反映。往往在同一段时间里集中精力处理一项工作比同时处理几项工作要高效得多,我们不是千手观音,我们的大脑更适合专心去处理一件事情。可是,集中精力对于现在的我们变得好难,因为干扰因素太多了。我们也可以把集中精力简单地叫做专注力,因为现在每天接触的信息量太大了,我们的精力很容易就被分散开来。
你有没有过打篮球的经历?我上大学时是学院里的篮球队主力,教练每天早晨训练我们,我们享有一个特权:那就是不用早晨参加晨跑,很多同学都很羡慕,但是他们根本没有看到我们每天在篮球场上的挥汗如雨和辛苦的投篮训练。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比赛时,无论由哪一方控球,眼睛必须始终在篮球上,必须集中精力才能把自己的潜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但是还是有很多次,当队员把球投向某一个队员时,对方根本就没有看到!不知道对方当时在想什么,反正是跑神儿了。
我弟弟在玩游戏时也总是表现出一副集中精力的样子:大冬天里,裹着棉被,脊椎向前探出去,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计算机屏幕,鼠标精确地点在某个位置上。对我的话总是充耳不闻,那状态太到位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游戏,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但在我看来,完全就是锻炼眼力,或者说准确点儿,就是一种伤害视力的游戏。我总在想,如果他工作能有那种劲头,就没有完成不了的工作,你说呢?
你可能还在想:集中精力一会儿还行,老那样谁受得了呢?我起初也是这么想的,后来我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访谈总结出了这些高效人士的规律,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总是精力充沛、专注地从事一件事情,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以下五个因素:
◎ 彻底放松。他们往往在休闲的时间也总是让自己彻底地放松下来,玩得既疯狂又尽兴,他们认为事情除非不做,做就要做得像个样子,所以,这些人往往多才多艺,工作自然也是专注地做到最好。正所谓“一张一弛”就是要让大家学会调节,学会集中精力。
◎ 一时一事。同一个时间段他们不会被外界刺激分神,他们总是能够做到心无旁骛,即使你在他的旁边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也很难干扰到他们,因为他们根本就无视你的存在。
◎ 红色时段。当你准备在某个时间段里做一件事情时,就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预先排除可能会不期而遇的干扰,保证自己在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可以自己尽情地做事,而不是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一些无所谓的事情上。毕竟时间就是生命,你要保护你自己的生命就要确保自己的时间不受他人侵扰。
◎ 经营环境。学会经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让你的心沉静下来。每个人的性格和喜好不同,对于家具的颜色、陈设的造型、光线的明
暗以及周围的人流布局都要考虑在内。有的人喜欢固定不变的摆设,这样他才能安心工作;有的人喜欢经常改动家具摆放的位置,哪怕是增加或更换一个盆栽,这样他才能更加富有激情地投入工作,这些都没问题,尽情地去做,只要有这种意识就好。
◎ 学会冥想。尝试着每天在很累的时候暂时放下手中的事情进行冥想,哪怕只有五分钟,一天两次就可以,你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是在大学二年级时开始有这种习惯的,每天早上起床后,盘坐在床上,用梳子顺着头皮从左到右梳上一个来回,然后挺直了坐在那里,深度呼吸几分钟之后再下床开始正常的活动,整个人从心情到精神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做事情会更专注,整个人也会更开心。
第二个C是指节制(Control)。
一般来讲,正常的成年人都有一定的节制能力,对一些没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抵制。但是遇到某些没有意义但很容易上瘾的活动时,就容易表现出一种不成熟的行为:沉溺于其中无法自拔。上班时公司无法控制我们不上网,娱乐新闻中大尺度的照片总是那么夺人眼球,八卦周刊的标题总是极富创意,惨痛的事件时有发生召唤着我们的爱国热忱,各种超级可爱的团购网站也总是让我们难以抗拒。
有些人喜欢下班凑在一起胡吃海喝、闲扯胡诌,八卦新闻说完就开始说身边的人,从同事到同学、从领导到下属一个都不放过。好像隔几天不聚一下,就像被时代抛弃了一样,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光阴,浑浑噩噩、颓废无聊。有的宅男宅女们喜欢看电视剧,在哭笑怒骂中忘了自己的时间在悄然流逝。这样的生活方式快乐吗?说实话,当时的过程觉得挺快乐、挺过瘾的,但是我们的人生是长跑比赛,我们必须在关掉电视或计算机后,或者离开饭店之后继续面对生活、面对物价上涨、面对日渐膨胀的各种欲望。
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快乐的人其实总是会有节制地享受、不会让自己陷入一个个的时间黑洞里。没有节制的人,他的一切行为都是被迫的,一切都是被时间的浪花推着向前走,很难享有真正的自由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