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节因果

总裁教练模式 作者:张佳明


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有一切的现状其实都归因于自己。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有一位老鞋匠,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进入城镇必经的道路上修补鞋子。有一天,一位年轻人经过,正要进入这个城镇,看到老鞋匠正低着头修鞋,他问老鞋匠:“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里?”老鞋匠缓缓抬起头,看了年轻人一眼,回答说:“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年轻人又问:“那么你对这个地方一定很了解。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要搬到这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城镇?”老鞋匠看着这个年轻人,反问他:“你从哪里来,你们那儿的风俗民情如何?”年轻人回答:“我从××地方来,我们那里的人哪,别提了!那些人都只会做表面文章,表面上好像对你很好,私底下却无所不用其极,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对你好。在我们那里,你必须很小心才能活得很好,所以我才不想住在那里,想搬到你们这儿来。”老鞋匠默默地看着这个年轻人,然后回答他说:“我们这里的人比你们那里的更坏!”这个年轻人哑然离开。

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个年轻人来到老鞋匠面前,也问他:“老先生,请问你是不是住在这个城镇?”老鞋匠缓缓抬起头,望了这个年轻人一眼,回答道:“是的,我在这里已经住了四十多年了。”这个年轻人又问:“请问这里的人都怎么样呢?”老鞋匠默默地望着他,反问:“你从哪里来?你们那儿的风俗民情如何?”年轻人回答:“我是从××地方来,那里的人真的都很好,每个人都彼此关心,每个人都很热心,无论你有什么困难,只要邻居、周围的人知道,都会很热心地来帮助你,我实在舍不得离开,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不得不搬到这里。”老鞋匠注视着这个年轻人,绽开温暖的笑容,告诉他:“你放心,我们这里每一个人都像你那个城镇的人一样,他们心里都充满了温暖,也都很热心地想要帮助别人。”

为什么同样的一个城镇、同样的一群人,这位老鞋匠却对两位年轻人做了不同的形容和描述?老鞋匠深知第一位年轻人无论到世界的哪个地方,都可能碰到虚伪、冰冷的面孔,因为他从来没有向内看过自己;而第二位年轻人无论到哪里,他对人的真诚友善都会让他遇到关心和热心的帮助。

在生命潜能里,第一个哲学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整个世界是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佛家很喜欢谈因果关系,现在我们也借着因果来看一看“我是一切的根源”,看看我们生命里过去的经验、我们的潜能、我们许许多多的制约为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世界。在潜能开发的领域里,我们又该如何协助自己创造生命里更大的可能性。在因果关系里,有“因”有“缘”,还有“果”。在生命潜能里同样也有“因”、“缘”、“果”。当我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所做的一些反应,都会记录在潜意识里。这些反应并没有经过意识层面的思索,而是有一些依循的模式,它们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而产生的。这些模式有许多种类,有属于行为的模式,有属于头脑的思考模式,有属于情感的感觉模式、情绪模式,还有左右着我们价值观的一些体系。换句话说,这些记录在我们生命里的东西就是所谓的“因”。而“缘”就是在我们皮肤以外的世界上所发生的每件事情,我们称之为“外缘”。当这个“因”与“缘”结合之后,就产生了“果”,正如那个老鞋匠的故事所说。

由于生命中的许多经验——那些“因”,是在我们的皮肤之内,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它和我们对事件的反应模式共同形成我们今天生命里的“果”。所以,有些人会觉得在自己的生命里到处都碰到一些和自己对立或者利用自己的人;也有些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结交到一些知心朋友;而有些人总觉得自己可怜、总觉得自己不被人所爱、总觉得自己的命苦。这一切的外在结果,包括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亲子关系、夫妇情感、情侣恋爱,所有我们肉眼所见、生命里所看到的结果,根本原因都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

每个人的心,都为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个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在佛学里谈到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阿”在梵文里指的是“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马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马”则是“雪”之意,所以喜马拉雅山的意思是“积雪之山”。阿赖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一直到刚才那一刹那、那一秒钟为止,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层面,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因”。

“凡人怕果,菩萨惧因。”大多数人都担心在生命里会碰到一些不好的现象,碰到一些不顺畅的人际关系,担心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好的;但是菩萨却害怕“因”,他会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会去省悟这些发生,这些属于自己生命的部分与外缘接触后,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

认识自我,你就是一座金矿!我们知道,人的潜能是巨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省来发挥自己的优点,进而通过不懈的努力去争取成功。而对总裁来说,认识自我,就能够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再像以往那样胡子眉毛一把抓,彻底告别“里里外外一把手”的状态,进而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赢得人生和事业的辉煌!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讲的也是如何认识自我的问题。所谓人不自度,何以度人?人若不能自度,任何人也度不了他。以人为本,就要首先解放自己,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善待自己并进而善待他人。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才能探讨下一个话题:我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子?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前行的方向,也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所以,你要不断地审视自己并向自己提出如下问题——“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的人生目标在哪里?”再次提及人生,是想告诉朋友们一句话:人生在做两件事,做梦和圆梦——做梦,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圆梦,如何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只有知道自己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地,人生的境界才能有定向,才能心不妄动,随遇而安,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地。

在流动于变化万千的世界中,发现自己是谁,了解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建立尊严的基础,自我管理则是培养理性力量的基本功,是人把知识和经验转化为能力的催化剂。李嘉诚认为,自我管理是团队管理之前提。事实上也是如此,倘若你连自己都管理不好,又如何去管理他人?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永远不能控制其他人。自我控制为跟随者树立了榜样,他们会更聪明地进行仿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