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很多人都会说,总裁们也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总裁非要一个人去战斗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探讨一下总裁的角色定位问题。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在工作中发现许多总裁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说句不好听的话,很多总裁根本就不清楚总裁是干什么的。正因为不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些总裁才会弄得自己一身忙,且在忙乱中丢了根本。
定位的最大好处,是真正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事,不应该干什么事。很多企业的总裁都曾向我提问:为什么每天特别的忙,为什么越管理公司越乱?
我问,你到底在忙什么?
答曰:抓管理。
错了!你的定位出了问题。每天,老板在忙着管理企业,职业经理人干什么去了?经理一看,管理——本来应该自己承担的工作被老板做了,他开始接待顾客做销售;业务顾问看到销售工作被经理承担了,他们开始为顾客做服务;服务人员看到服务顾客的工作被顾问抢走了,他们开始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聊企业下一步在哪里开分公司!可是,企业的战略布局本应该是老板的工作呀!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管理错位!也正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总裁谋杀总裁的根本缘由。
总裁的自我定位非常重要,身为企业领导人,应该抓大放小,这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总裁是企业的领头羊,企业的兴衰系于一身,责任重大。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总裁不可能也没必要把什么事都扛在身己身上。他要掌握的只能是方向,而不是事无巨细地什么事情都自己扛,更不是做唠唠叨叨的管家婆。身为总裁,必须是船主而不是水手。你要做的是抓战略、放战术,因为方向对头才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在执行过程中,你要做的是抓目标、放过程,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而抓决策、放权利,则是成为赢家的关键一步。不要以为做了总裁,你就可以把什么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事必躬亲的结果只有一个——把自己搞得很累,员工却怨声载道。还有就是抓团队而放个人。搞清了总裁的角色定位,我想再请朋友们回答一个问题:优秀教练员和能拿金牌的运动员之间,你选择哪一个?
拿金牌的运动员!相信很多朋友都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是的,教练再优秀也只是幕后英雄,哪有拿金牌的运动员风光?李宁、刘翔、郭晶晶、田亮、陈中、孙甜甜……体育健将们通过努力拼搏,让五星红旗一次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迎接他们的是鲜花和掌声,还有人们那羡慕的目光。可他们的教练是谁,又有几人能知道?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你的人生目标是做一个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那么恭喜你答对了!你的选择将使你勇于拼搏,你的出色表现不仅能得到老板的器重,也会赢来猎头公司关注的目光——金牌员工(经理人)是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得到的优秀人才,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你是总裁,你的正确选择是教练!杰克·韦尔奇说过:“一流的CEO首先是一名教练,伟大的CEO是伟大的教练。”
教练技术来源于体育科学,后来与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相结合,是一种应用对话技术,帮助当事者或团队设立愿景、达成目标、实现梦想的管理思想和策略。由于教练技术能快速提升个人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所以得到欧美企业界和成功人士的热烈推崇,被誉为追求卓越者开启21世纪知识经济大门的“金钥匙”。事实上,企业管理者与体育教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企业管理者无法做到事必躬亲,体育教练也无法代替运动员上场比赛,他只能对运动员进行理念引导、技术指导、纪律训导,成绩要靠运动员取得。这种新型的管理方法重在开发管理对象的潜能,指导、激励他人或者一个团队,通过组织的运行来实现某一目标。
根据国际教练联合会的定义,教练是教练和运动员在深层次的信念、价值观和愿景方面相互联结的一种协作伙伴关系。只有当一方迫切需要进步和发展,另一方也希望帮助对方去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时,才能建立起一种卓有成效的教练关系。组织学专家保罗·赫塞和肯尼思·布兰查德将领导定义为“通过与他人一起工作以实现某个目标”,领导力权威专家约翰·科特也曾指出,领导是“通过一些不易察觉的方法,鼓动一群人朝某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从上述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教练和企业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极其相似。因此,在国外有个已经深入企业领导者的口号:“停止管理,着手教练。”
为什么教练型总裁能将自己从烦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因为教练型总裁最有魅力!对企业来说,“驯马师”比伯乐更重要!
在企业管理领域里,教练可以定义为业务指导者。这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首先,教练应该是一个管理人员持续具备的管理职责。管理人员应该懂得如何引导员工提高工作技能,优化员工的绩效;其次,通过充当教练的角色,管理人员可以展示其关心团队成长的管理作风,进而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这一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企业管理者变领导为教练,建立起一个稳健和充满活力的体系,通过发现员工工作的激情、动力、目标及工作效果的不同,从而采取不同的方式,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绩效,最终提升组织绩效。欧洲《公众人事管理》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培训能增加22.4%的生产力;“培训+教练”能增加88%的生产力。
成功的团队领导人,能够帮助下属自我成长。他以朋友、导师、搭档的身份出现在员工面前。他和员工之间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 ,同时又是平等的合作伙伴。那么,一个教练型总裁能给员工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工作的技能和方法。我们知道,传统管理人员经常和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向员工传达公司发展的方向,确定工作考核的标准,设置岗位,招募新人。“你为我工作”的思维方式,使其重在分配任务,适当授权;清楚地传达自己对下属的工作期望以及下属在目标未能完成时可能产生的后果;重在工作任务本身而以结果为导向。运行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帮助下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练型管理人员善于倾听,和员工关系密切。因为了解下属的工作风格和长短处,以及员工对职业发展的期望,他会有意识地发挥下属的长项,使其扬长避短,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信。帮助下属挖掘潜力,探索新的工作策略;培养下属的创业精神和思维能力,促使其努力学习、进步。强烈的团队意识,使其注重激发员工的集体荣誉感,激励员工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当做具体工作的员工已是某一方面的专家时,他会虚心地向其学习,并帮他与其他员工强加交流。比如,通过轮岗的方式拓宽其知识面,有利于员工一专多能,更好地规划未来。
其次,是工作态度和风格。教练型总裁会向员工传递一种精神,并通过言传身教,使员工茁壮成长。作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型总裁,如果你自身兢兢业业、热爱学习、思维活跃、开明坦荡,并且要求并教导你的员工也这么做,你就一定能拥有一支充满激情、拼搏奋进的团队,迎来众人划桨开大船的喜人局面。如果你精通专业、懂得时间管理、注重合作并善于倾听,你优秀的职业素质自然会影响并传递给你的员工,而随着每个人素质的提高,你的团队也会变得更加有力量。
最后,是增强整个团队的信念和意志力。我们知道,好的信念与意志力不仅是在工作上,也不仅仅是对事业的信心和执著, 以及面对困难的坚强态度,在生活中也体现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乐观、积极、认真、平和。如果你能把这些都传递给你的员工,进而建立他们的自信与勇气,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更能使他们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做一个教练型总裁并非易事!除了要有较深的专业和管理知识、沟通技能和培训方法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无私的胸怀,能跳出一己私利,希望并真诚地帮助下属成长,甘做幕后英雄。当然,如果你懂一点心理学,能够认识到员工被什么样的固有思维所困,并知道如何说服他们打破固有思维完成工作,并激励他们勇敢地走出困境,当他们出色地完成任务时,及时给予表彰和鼓励,你的教练工作必定能事半功倍!
有人说过,领导者的权威来自于三个方面:权力、专业和人格。既然老板是一名领导者,权力自不必说,但它来得简单去得也快。而一名教练型总裁所拥有的专业和人格权威,却是他保持自身魅力的最有效的办法。所以,请做一名教练型总裁吧!不必担心你不具备专业导师的水准——马俊仁并不是长跑冠军,可他的弟子王军霞却可以夺冠。其中的奥妙就在于马俊仁知道方法而王军霞赞同他的方法,这是达成共识的基础。你希望将事业做大,你的员工希望有更大的舞台展示才华,这同样是达成共识的基础。而且你有意培养他成长,他还会不赞同吗?记住,你不必比你的员工强,你只需要做一个像马俊仁一样的教练就可以了。
企业教练工作的实质,就是一个带出当事人强项的过程。通过系列发问与挖掘,移除存在于当事人心中的障碍,发挥出当事人自己的长处与强项,促进成长,达成目标。企业教练的过程,并非仅由一堆教练技巧堆砌而成。重要的是你必须以助人助己的身份出现,你必须保持一定的信念与原则,并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真正地支持到当事人。所谓企业教练,也未必一定是你教他人,而是教学相长,相互激励。这样,你在教员工的时候,自己也会因为在教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得到进步和启发,进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绩效才是硬道理!身为教练型总裁,你的工作重点就是令团队中的成员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优势组合。当你的团队成员个个都像李宁、姚明、王军霞一样出色,而且具有团队协作精神,你就能从繁忙、琐碎的事务中脱身而出,冷静地思考企业的发展战略,从而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既然做教练型总裁好处多多,你还要等什么呢?
做教练,现在就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