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商朝的社会经济
随着商朝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商朝的奴隶制社会经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业是商朝的主要生产部门,一直受到商王室的高度重视,甲骨卜辞中祈求时雨、渴望丰年的记录很多。从考古资料来看,当时的生产工具仍然以木、石、骨、蚌器为主,包括一些青铜农具在内。器类有翻土的耒、耜、铲,中耕用的锄,以及收割用的镰刀等。其中耒和耜是普遍使用的生产工具,耒是木制的起土农具,前端分叉;耜呈铲状,安在木棒下,可以用石、蚌或金属制作。在殷墟发现的一处木耒遗留痕迹,齿长19厘米,齿径7厘米,两齿的间距有8厘米。常见的耕作方式有“田”,即众人协力耕作,而卜辞“田”字的形状像“棋盘状耕地”,一纵一横,形成若干方块田,正像田中有阡陌和沟洫一样,反映了我国古代井田制[1]的特征。
当时的农作物种类很多,仅卜辞所见有黍(大黄米)、稷(小米)、稻、麦(大麦)、麳(lái,小麦)、菽等。今天所说的“五谷”,在商代已经具备,而且产量很高。考古发现了不少储藏粮食的大型窖穴,卜辞中有仓廪的“廪”字,像露天谷堆的情形。商王经常派人到各地巡视储藏粮食的仓廪,即“省廪”。商人酗酒成风,相当一部分粮食用于酿酒,出土的殷代青铜器中,酒器种类和数量都很多。
除了农作物种类之外,商朝的经济作物种类也很丰富,圃(菜地)、囿(园林)、栗(果树)等都有发展,特别是蚕丝生产更为发达。卜辞中已有蚕、桑、丝、帛等字,出土的玉器中还有玉蚕。同时,畜牧和狩猎经济也占有重要地位。后来的所谓“六畜”(马、牛、羊、鸡、犬、豕),也都已经具备。卜辞中还有捕获象、虎、鹿、兕(sì,犀牛)等记载,捕获野兽的方法有车攻、犬逐、矢射、陷阱、布网、焚山等办法。
[1]商周井田制是在国有土地上实行的土地制度。它的得名与田间沟洫道路有关。当时将大片土地用沟洫和阡陌划分成一块块比较规整的农田,每块都有一定的亩积。放眼望去,形状如同“井”字。每块井田既是商王或周王给各级贵族分封土地的单位,又是王室和各级贵族向公社农民征收赋税的计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