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启超传》父母 :淑身济物(2)

梁启超传(套装上下册) 作者:解玺璋


在这篇祭文中,梁启超还讲到父亲在家庭伦理方面的表率作用。梁启超的祖父 晚年多病,作为儿子,梁宝瑛在病床前侍奉父亲近二十年。梁维清去世时七十四岁, 他的大儿子已先他四十年去世,二儿子先他去世也有十六年,他从六十五岁以后更 是卧床不起,全靠梁启超的父亲和母亲日夜侍奉在身边。母亲去世以后,最后几年, 就是父亲一人承担起侍奉祖父的责任,吃喝拉撒都是他一个人打理,甚至不让其他 子侄动手。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梁宝瑛以他的孝心和孝行,改变了世俗成见。 在此期间,他还要操心子侄们的学业,不使病床上的祖父挂心。对于两位寡嫂,他也谨遵儒家的教诲,恭恭敬敬地侍奉到老 ;她们留下的三个孩子,他更视如亲子。 他在道德、为人方面的言传身教,对于年少的梁启超来说,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梁启超的母亲赵夫人家世不详,只知道她的祖父是举人,父亲是秀才。她在娘 家一定是读过一些书的,嫁到梁家以后,也以知书达理,谨守家规,品性贤孝而受 到公婆的喜爱。梁启超说,他最初识字,就是母亲教的。他还说,母亲喜欢吟诵唐诗, 估计从小没少教他"春眠不觉晓"或"床前明月光"之类。母亲不仅教他和兄弟们 读书识字,乡里一些姑嫂姐妹也常到梁家跟她识字,学做针线。茶坑村一带流传着 这样的佳话 :人们只要得知某个女子跟赵夫人识过字,学过针线活,那么不必访问, 这个女子的德行、品性一定受到大家的称赞,婚事也就比较顺利。总之,她的为人在乡里是传为美谈的。她生了六个孩子,其中四个男孩、两个女孩,梁启超是长子。 她是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难产去世的。

赵夫人对梁启超都有过哪些教育,我们所能看到的记载已不是很多,最著名的 还是梁启超自己所述六岁时挨打一事。据梁启超讲,他在六岁的时候,记不得因为 什么,说了谎话。母亲发觉后,十分生气,把他叫到卧房,严加盘问。母亲本来是 慈祥的,终日含笑,很疼爱自己的孩子。但这时的母亲却是一副盛怒的样子,她命 令梁启超跪在地上,竟"力鞭十数"(《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一,19 ~ 20 页)。

她警告伏在膝下的这个儿子,如果再说谎,将来只能做盗贼和乞丐。赵夫人自有她 的道理,她说,一个人之所以说谎,一定是他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或者是该做的事 没有做好。这本来已经错了,如果自己不知道错,还情有可原,改正起来也不难。 但说谎则是明知故犯,自欺欺人,就跟盗贼一样,天下万恶,都由此而产生。说谎 的人总会被人发觉,最终就很难取信于人。人无信不立,到头来就会一事无成,落得当乞丐的下场。这一番教诲给梁启超留下了深刻印象,以至于多年之后,他还痛 悔不已,写成文章,教育后人。

很显然,梁家的家教,从梁维清到梁宝瑛,再到赵夫人,重点都不在知识的灌 输和功利的诉求,而是更强调立志和做人,这是梁家早期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一点 甚至压倒了传统社会要求于学子的"学而优则仕"。尽管梁启超不满十岁就随叔伯 兄长一起参加过省城的科举考试,并在不满十二岁时考取了秀才,还在十七岁那年 考取了举人,可以说是少年得志,前途远大。但综合其一生的经历以及所取得的成就, 这似乎又是微不足道的,并非他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假设他的科举仕途不是很顺利, 那么,他的祖父、父母也不会给他很大的压力,他很可能和其祖父、父亲一样,退居乡间,服务乡里,继承他们家"田可耕兮书可读,半为农者半为儒"的生活方式。 事实上,这也正是宋、明以来儒家知识分子所推崇的精神特质-内圣而外王,特别强调道德的修养和精神的陶冶,把"义理"和"名节"视为立身的根本。梁家不 是巨绅大儒,也没有自成体系的家学渊源,但他们受到岭南学风的影响比较多,又有多年来自耕自种所养成的勤俭、务实、淳朴、进取的品质,体现在孩子的早期教 育上,也就很自觉地把道德修养和精神品质放在第一位。科举要考,官也要做,但那只是更好地服务社会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梁启超曾经讲到他的父亲:"先君子常以为所贵乎学者,淑身与济物而已。淑身之道在严其格以自绳 ;济物之道在 随所遇以为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十三,127 页)他这里所说的"淑身",指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而"济物之道"的"随所遇以为施",就是要根据具 体情况而尽力服务于社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