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网络新新词典》职场考场

网络新新词典 作者:风君


2 职场考场

【考霸】

词义: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度171个新词之一,指那些频繁参加各种考试、考证,且能取得相当优异成绩的人。不过这个词语在对其应试能力给予高度评价的同时,也暗含“高分低能”的意味。

考源:最先把“考霸”一词付诸使用的对象是四川南充考生张非(后改名张空谷)。他从2002年起,4次参加高考,先后一次考入复旦,一次考入北大,两次考入清华。因此被媒体冠以“考霸”头衔。但是其高校生涯却数次因为沉迷网络不能自拔,导致未修满学分或考试不及格而被迫退学。之后“考霸”一词也被用来称呼那些辗转于各省市赶考公务员或是热衷于报考各类证书的考生。

辨析:“考霸”的出现,凸显了高考应试教育制度的弊端。在考试中得到高分的考生,却往往在其他方面有着致命的缺陷:智商高而情商低、不擅与人相处、自制能力弱,造成其屡次进出大学校门。究其原因,与学生教育中的“唯分数论”不无关系。家长和校方只注重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并将考入大学当成学习的目标。为此对学生百依百顺,只求其考得高分。结果学生进入大学后,目标达成,难免会心生懈怠,而大学环境的相对宽松便使得其自制力缺乏的弱点暴露出来。于是沉迷网络、游戏,最终被学校退学的人不在少数。张空谷可以卷土重来,并得了“考霸”的称号,可就此沉沦的人又有多少呢?

【裸考】

词义:指没有任何加分,仅凭考试成绩报考大学或其他类型院校的行为。也指意思是不做任何迎考准备就去参加考试。前一个意思多见于高考,而后一个则主要用来形容大学中的科目考试及英语等级考试等。

考源:如果参加高考者大多凭着考试分数本身,一视同仁,也就无所谓“裸考”。但随着高考加分制度的实施,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享受“加分政策”的人。比如少数民族、革命烈士子女,又比如三好学生、奥数获奖者、国家级运动员、乐器考级者等等。各省市高校还有各种不同名目的加分名额。渐渐的,有加分档的考生比例已经扩大到了相当可观的地步,如在有50个学生的班中,有时竟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有加分。于是没有加分的学生,只能哀叹自己“裸考”。之后,这一新名词以其形象生动而在考生团体中逐渐传播开来。

辨析:高考加分的政策是为了鼓励考生全面发展,努力弥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制度。用心可谓良苦。可惜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有效统一的规范,导致各种不合理的加分现象层出不穷,加分舞弊的新闻屡见报端。加分政策本来是为了体现公平,可到头来反而加剧了不公,使得没有加分的考生处于不利地位,只能以“裸考”自嘲。2010年高考改革呼声再起,某项媒体调查表明,竟有77 2%的受访者认为高考应恢复全部“裸考”,取消加分。可见,在公众印象里,高考加分已经成了助长不公平竞争的帮凶。要真正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情况,仅靠加分可能有也不够,甚至会适得其反。

【海龟海带】

词义:“海龟”即“海归”的谐音,全称“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指有国外学习工作经验,并回国创业或工作的留学人员。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词是“海带”,即“海待”的谐音,全称“海外留学归国待业人员”,指留学归来却找不到工作的待业人员。

考源: 1999年,凤凰卫视的某档节目中首先用到了“海归”一词,指海外归来之意。之后在网上被谐音化为“海龟”,与对本土人才的一个称呼“土鳖”相对应。而过多“海龟”的回归导致人员多于岗位的现象,于是“海外归国待业人员”的说法应运而生,并同样被简化谐音为“海带”。

辨析:“海归”一词的出现,与20世纪90年代起的留学生回国热潮息息相关。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投资环境改善使得外资纷纷进入并催生出不少就业需求和个人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有中西方沟通经验并学习了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海归自然成为了热门人才。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情结也为海归的心理皈依。不过,对于本土人才来说,对“镀金”归来的“海归”总有些别样感觉。“海龟”这个看似有些戏谑的谐音称呼后面隐藏的情感似乎并不仅仅是中性。不过,随着“海归潮”的扩大,以往海归人才必然高薪待遇的情况也已经一去不返,甚至有不少海归找不到工作,成为“海带”。其背后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比起早期主要靠个人努力的留学人员,如今的“海归”素质良莠不齐,许多不过是出钱到国外“镀层金”而已;其次海归长期居于国外,对国内形势不熟悉,往往名头响而实用性不强,使得企业在尝试之后反而转向国内同等素质人员;且海归往往自恃受过国外高等教育,对薪资要求普遍偏高,结果反而高不成低不就。“海带”现象的形成,其实是对迷信“海归必精英”的破除,是人才回归其原本价值的必然趋势。

雷同词:海归、海待

【海投】

词义:求职热门新词,指不加选择地向各大招聘单位、公司发出简历,以增加自己找工作“命中率”的做法。是求职类论坛上的高频词之一。经常海投的求职者被称为“投霸”。

考源:“海投”一词的具体来源已不可考,可能是与招聘方的“海选”相对应,或取“海量”的意思,指投递简历的数量巨大,覆盖面广。

辨析:“海投”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够乐观的经济大环境下,毕业生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由于求职困难,只好采取“广撒网”的策略。不管职位是否对口、薪水多少、是否对职位感兴趣,先投简历再说,以获取哪怕些微的就业希望。“海投”一词,有调侃的成分,更多则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自嘲。然而,撒大网未必就能捕到大鱼。海投不但造成了求职成本高企,无效简历剧增,更令毕业生的求职意向愈发不明确。如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简历千人一面,无法突出求职者特点,更加大招聘单位进行甄别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但在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下,“海投”虽造成种种问题,但恐怕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网申】

词义:网络在线工作申请的简称,指求职应聘者在互联网上通过公司的招聘网站,或第三方招聘网站进行简历投递以及回答问卷等行为的求职方式。狭义的“网申”则指一些公司通过网上开放式问卷进行初步筛查的形式。“网申”是与“当面申请”相对的概念,是互联网兴起后所出现的一种职场选拔模式。

考源:“网申”即“Apply on line”,是随着一批外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而带来的新概念。其不仅接收简历,往往还有开放问卷部分,以通过设计的提问来衡量应聘者的素质,达到初步筛选的目的。“网申”作为筛查方式,具有效率高、所需人力少、不受地域限制、反馈获得快速等优势,所以受到不少大公司的青睐。

辨析:“网申”的出现,其原因是这些跨国大公司成为应聘者眼中“香饽饽”,导致求职者远多于岗位,光靠审查简历已无法进行有效率地进行初步筛选。所以,才需借助“网申”来对应聘者的素质进行更有效的考察。不过,随着广大应聘者对“网申”形式的适应,以及随之而来的“网申技巧”、“网申大全”、“网申宝典”,其本身也逐渐成为了应试手段。这种情形下的网申,是不是仍能起到原先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