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东征过青阳,武林横大江(7)

苏轼门人:晁补之传 作者:潘守皎


另有一首则云:

少时豪气恨沈沦,缪意诗书可庇民。

长笑壮年无一事,微吟只有故人亲。

离别盱眙八年之后,晁补之任大名府学教授,胡戢来信告诉他说,自己从此再也没有做官的想法了。晁补之感到十分惋惜,因为他知道胡戢并不是完全忘却尘世的人,并曾为本朝的九十二位将相作传,一直心存经世济民的抱负,是什么原因让他下决心绝意于仕途呢?但无论如何,每次想起兄弟在一起把酒言欢的时光以及朋友凄然分别的时刻,总让人觉得人间真情的可贵。如今闲来无事,每当在灯下翻看书信,细品诗稿,在诗酒唱酬之际,一股亲情暖意油然直上心头。

此后又过了九年,也就是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的时候,晁补之通判扬州,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好友胡戢壮年而殁,卒年仅四十七岁。当好友的儿子宪臣前来告诉他这一噩耗之时,他手脚冰冷,为宦的无奈与人生的无常让他忍不住潸然泪下。宪臣哭告了父亲临终前的情形,弥留之际,胡戢的眼都不能睁开,还拉着儿子的手说:拿纸笔来,我要写信和晁子诀别。我此生不逢遭际,这都是我命中注定,但临死未能尽孝,却是我的过错。双亲未葬而我先死,还有比这更不孝的吗?我死之后,你乞请晁子给我和你的祖父各写一篇墓志,以成葬礼。宪臣的诉说,让晁补之更难抑滚滚清泪,他怎么能拒绝好友此时的嘱托呢,于是,他含着眼泪答应了下来。

晁补之和胡戢的感情是很深的,胡戢的为人和思想对他的人生经历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晁补之一生当中,无论仕宦沉沦时的闲居,还是主动生发的归隐的思想和念头,都无不闪现着胡戢的影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