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赵登禹传》楔子(3)

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赵登禹传 作者:石耿立


9岁那年,赵登禹的父亲因病去世。因生活所迫,他只念了两年书就辍学了,从此在家务农。

赵登禹自幼崇拜行侠仗义、杀富济贫的好汉。他常常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那时候,富人子弟欺负穷人孩子是常有的事,只要赵登禹看见哪个小伙伴受欺负,必定上前打抱不平,为穷孩子出气,甚为乡邻称道。

13岁时,赵登禹拜当地颇有名气的武师朱凤军为师。由于他身高体健,膂力过人,又聪颖刻苦,不长时间就练就一身好功夫。

赵登禹少年时期,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家庭的贫困,阶级的冲突,民族的灾难,渐渐在他的脑海里打下深深的烙印。随着年龄的增长,赵登禹慢慢懂得世上不平等的事情多得很。为了铲除人间不平,寻找穷人的出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他决定离家从戎。

赵登禹排行第三,人们叫他“小三”(后来,连冯玉祥将军也这样称呼他)。当时,冯玉祥将军的队伍在老百姓心目中威望很高。赵登禹拿定主意,投奔冯玉祥。

1914年初秋,刚满16岁的赵登禹瞒着家人,与同村的好友赵学礼、赵全德一同离家,跋山涉水,不分昼夜奔行二十多天,行程九百余公里赶到陕西潼关。可此时,冯玉祥已停止招收新兵。赵登禹和伙伴们并不甘休,围着长官软缠硬磨,不厌其烦地讲述自己立志当兵的迫切心情。长官被他们缠得没办法,只好把他们编在陆军第十六混成旅一团三营,给佟麟阁连长当副兵。佟麟阁说:“你要知道,当副兵只管饭,不发军饷。”赵登禹满不在乎地说:“我来当兵,不为发财,只为报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