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鸦片战争一声响,老李变成了改革党
实际上,在它与世隔绝的那段悠久的岁月里,来自西方的声音已经将沉睡中的它惊扰。在发生于印度遥远边境的侵略行为,以及印度一塞西亚在中亚的征服行为中,它都已经予以尽管微弱却可以辨析的回音;这一微弱的声音传到了西方贸易线路的最远边境上的观望塔,传到了佛教寺庙,并且被记录下来。在欧洲的整个中世纪,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和商业冒险家们争相来到中国的南方海岸,与他们同来的不但有香料、乳香、象牙和奇珍异石,还有众多关于外面的“野蛮人”的言行举止和离奇的风俗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处于中央王国的最边远地区而且还不曾被人们发现的广袤无垠的海域世界。借助于弗朗西斯科的教士,以及来自地中海东部的商人们,中国的统治者已经知晓了关于13世纪和14世纪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是关于欧洲天主教的一些散碎的二手知识。这些向他们传播二手知识的教士和商人之所以远渡印度洋到达中国南方,为的就是开展自己的探险之旅;不过那些中国的文人学士仍然是一副相当骄傲的自负嘴脸,对于外面的世界,以及外面的世界发生的事情,他们持着冷漠而毫不关心的态度,更不用说什么好奇心了。马可·波罗和他的亲戚们曾经对忽必烈大汗的朝廷的威严和影响予以高度赞扬,不过在这个朝代,可谓雁过无痕,甚至可能是没过多长时间就会被人完全遗忘了。然而,就在他向西方世界描述的13世纪中国几乎要完全消失在西方人的记忆中时,它却由于葡萄牙航海家的举动而在200年后再度流行开来。随后,北京就以傲慢的姿态冷眼看着这些商人,看着这些来自荒蛮地带的有求于己的商人。此后,这些商人在接受了令人难堪的条件后,最终获得在广州进行贸易的权利。
1834年,继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权被解除后,第一批英国商人来到了中国,他们是来从事自由贸易的。然而,那些目光敏锐的清廷官员仍然从这当中隐隐感觉到来自这些人背后的军事力量,与此同时,一种危险即将到来的不祥之感笼罩在他们的心头。
在律劳卑勋爵之前,中国并没有因为和欧洲的交往,就将自己的统治者坚持并沿袭了300多年的信条废除。那个信条就是坚持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宇宙中心的信条。对于海外蛮夷,中国政府一贯持有的态度就是:“对他们进行统治的真正而唯一的方法就是专制的暴政。”早在英国发动对中国的第一次战争( 1839—1842 )前,中国的统治者明显比中国的老百姓对自己所坚守的这项英明政策更有自信。1838年,雷夫查尔斯·古茨拉夫在其著作中对那个时代的中央帝国做出了精确的描述:“完全处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以无可比拟的骄傲蔑视着除她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她将所有其他国家一律视为野蛮人,“上天注定他们只能生活在方形地球的角落里,抑或是居住在中央王国四海周围的某些小岛上”。“领略着她的强大,”作者说,“她自认为自己处于整个世界的巅峰,是借用罗盘操纵世界的霸主,她的一举一动牵连着整个世界。不过,倘若有哪些愚蠢的蛮夷人对于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国家的至高无上都一无所知,那么虽然她对四方采取怀柔的态度,但她还是会将这些蛮夷人赶回属于他们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