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华尔街”运动为何被低调处理?
在说明美国媒体的经济背景及其与华尔街的关系方面,对“占领华尔街”(Occupy Wall Street)运动的报道颇有代表性。这一行动始于2011年9月17日发生在纽约市的集会活动,由加拿大反消费主义组织“广告克星”发起,活动目标是持续占领纽约市金融中心区的华尔街,以反抗大公司的贪婪不公和社会的不平等,反对大公司影响美国政治等等。运动不久传导向全国其他城市,之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也出现相似运动。
对于这一运动,美国媒体最初的判断出现了明显偏差,普遍认为,“占领华尔街”的群众组织松散、主题不明确,在喧闹一阵后会自然散退;还有媒体将其定性为一场不成气候的“华丽”活动,注定失败。《纽约每日新闻》(New York Daily)甚至在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将抗议者描述为“一群被宠坏的小屁孩”(bunch of spoiled brats)。而《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则写道:这个活动缺乏团结,过程像童话剧一样,各种参与人实际上面临着如找工作、偿还学校贷款等不同的生活难题。因而对这场运动的未来并不看好。
在游行的第一周,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对待“占领华尔街”运动就如同其没有发生过,报道十分有限。在接下来的一周,媒体的报道量有所增加,但大多只是零星和肤浅地提及,与游行的规模并不相称。而且,这些报道大多带有偏见,把示威者描绘成一群头脑发热的毛头小伙儿或者老嬉皮,不成气候,没事找事。10月1日下午,美国纽约700多名“占领华尔街”抗议示威者在穿行布鲁克林大桥时因涉嫌阻碍交通被捕。第二天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均没有报道。尽管主流媒体对此后的一些进展有所报道,但一直都是观望态度多于看好,也就更谈不上支持了。这也在客观上使得“占领华尔街”运动始终未能形成气候,以至于美国媒体都自问:“为什么不占领新闻编辑部?”
事实上,如同“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新闻界也受到了金融危机很大的冲击,一些人失去了工作,很多人被降薪,运营经费缩水,媒体及其背后的大公司都面临着程度不同的财政考验。美国最大报业集团甘尼特(Gannett Co.)就是一个例子。甘尼特公司是全美最大的报纸发行商,发行包括《今日美国报》(USA Today)在内的85份报纸和900份刊物,并经营32个电视台。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负债累累,只好不断裁员,公司更是动荡不已:2009年3月末,《今日美国报》发行人克雷格·穆恩(Craig Moon)闪电辞职;2009年6月起,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克雷格·杜博(Craig Dubow)开始休假,并于2011年10月辞职,留下的是平面广告收入大幅下挫的严峻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甘尼特公司下属的公司又怎么有心思加入“占领华尔街”的大合唱中?
美国媒体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持旁观态度是与其物质基础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它们要维护自己所属企业和财团的利益,而这些公司恰恰也是此番“占领华尔街”运动所反对的公司,媒体当然要淡化处之了。经过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媒体并购潮,如今,美国主要的金融机构、大型跨国公司都控股或参股了多家主流媒体,这其中,华尔街的金融家们对美国媒体的控制最为有效。看看美国主要金融机构持有控制作用的股权的媒体公司,就知道为什么主流媒体不热衷于报道“占领华尔街”运动了:纽约时报公司、华盛顿邮报公司、道琼斯公司、时代公司、CBS、ABC、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奈特里德公司、读者文摘公司……而在另一边,美国四大电视网在花旗等华尔街“巨人公司”的董事会中也都有自己的代表,这种利益攸关的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对诸如“占领华尔街”运动等的报道产生影响。
另一方面,媒体也不敢轻易得罪广告主,也即它们的“衣食父母”。正是因为这点,所以我们常见媒体毫不留情地揭发某个政客的丑闻,但对于某个行业或大公司的丑闻,不到万不得已,媒体不会穷追不舍。《纽约客》(The New Yorker)越战报道的经历可谓前车之鉴。众所周知,杂志业赚钱的标志是一年出售的广告版的页数,1966年, 《纽约客》创造了当时的一个纪录,售出了出版史上销量一般的杂志最多的广告页数,达6 100页广告,要知道它是周刊。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1967年,《纽约客》发行量依然保持在44万份左右,但广告页数却开始灾难性地下降,几年内便损失了2 500页广告,纯利润缩水了70%。堪称广告史上最奇异的灾难之一。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其在当时看来激进的越战报道。1967年7月15日,《纽约客》发表了关于越战的长篇报道,此后更是一期期地表达对战争的明确反对。在吸引了年轻读者的同时,《纽约客》却迅速地失去广告。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那些保守的公司撤走了它们的广告以示政治上的抗议。而此前,《纽约客》是为享乐主义的富豪所欣赏的广告的橱窗,被《华尔街日报》称作“文雅公司”。当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纽约客》开始调整报道策略,减少和淡化越战题材,而《纽约客》的这场广告灾难更是成为其他媒体的“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