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媒体话语权》垄断传播媒介(2)

媒体话语权:美国媒体如何影响世界 作者:张国庆


四是媒体的激烈竞争在事实上削弱了新闻报道的冒险精神。随着新闻媒介的集中化和大企业化趋势的加剧,为了更有力地争夺公众的注意力和市场份额,全国性媒体主要考虑的是吸引而不是疏远受众和广告客户。为此,它们特别注意考虑公众和精英人士的意见,并尽量做到不疏远企业。多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媒体竞争的加剧往往使大众媒体采取避免冒险的工作方法,因为你失去的客户或受众,就很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抢走。由于担心失去观众(读者)和触犯公司赞助人,新闻媒介在内容的选择上非常谨慎,不敢轻易冒险。它们通常喜欢追随主流的和官方的新闻源,尽量报道美国成功和辉煌的一面,这也使得在客观上它们的意识形态倾向接近于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意识形态。

五是媒体倾向于接近企业精英的意识形态。由于企业化程度的不断增强,媒体变成了它本应当监督的企业结构的一部分。美国的电视网、报纸、杂志和影片公司的经营者与美国的其他公司一样,其成员也是由属于社会富有阶层的董事会组成的,纽约各大银行的代表坐在各大电视网的董事会里控制着信用投资和债务资金的筹措。不仅如此,许多电台、电视台、报纸和出版公司的董事同时也是银行、保险公司、大型法律事务所、大学以及各种董事会的合伙人或董事。与媒介公司的董事们密切相连的是强大的企业组织,而非公共利益团体;是资方而非劳方;是政府建立的思想库和慈善机构而非相对应的基层部门。像福特这样的一些公司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等主流媒体的董事会里都有它们的董事。

这种接近的直接后果是,媒体的新闻报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所属企业及其相关组织的影响,新闻内容也无法完全逃脱公司的干预。重要的是,这种干预并不是单独的、对于某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的干预,而是对于媒体操作方针的干预。

这种“看不见的干预”往往在媒体内部产生连锁反应。第一个连锁反应是高级新闻主管们自身也要服从公司董事和老板的领导,因为董事和老板对财政与公司业务拥有最高权力,他们必要时还会对处理新闻的方式和属下各级的雇用与解聘作最后决定。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一些大公司的新闻学院会开设一门直观教学课,花费数百万的预算来剖析和攻击它们所厌恶的新闻报道。,但没过多久,它们就不需要这样做了,因为它们成了那些所厌恶的新闻报道作者们的雇主,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告诉记者和编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相互兼职”也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美国,存在着“多头统治”的问题,也即企业权力分散在多种不同的集团手里,这表现在以明确的地域为中心,包括工业、银行、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在内的企业集团。在美国媒体出现并购潮的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的相互兼职现象就已经十分严重了,许多公司主要负责人兼任其他公司董事的平均数达到了5以上,而花旗银行等兼任总数在50以上。这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影响,由于兼任情况普遍存在,使得被并购的媒体不仅要考虑并购者的利益和感受,还要注意与并购者有兼任关系的公司的利益。例如,你在报道孟山都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与花旗银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还存在着相互兼职的关系,而你所在的恰恰就是花旗银行控股的媒体,那就要掂量着如何报道了。即便具体操作的记者或编辑意识不到这点,但花旗银行或你的上司还是会让你意识到的。即便大家都迟钝的话,孟山都的人也会提醒花旗银行不要“大水冲了龙王庙”。

第二个连锁反应是编辑与记者变得更加温顺和“自律”。记者在生产新闻时不会时刻感受到上级的管制,而主编和老板也不会从早到晚进行控制,在他们看来,断断续续地加以管教已经足矣,没有必要进行无所不在的监督,只要偶尔干预一下即可。一般来说,只要新闻工作者产生出一种上级有可能反对某种报道的预感,就足以防止他们采写或编发此类稿件了。换言之,对新闻报道的许多限制并不来自正式的新闻检查,而是来自媒体自身的新闻检查,来自新闻工作者自己——他们在构思稿件时都要预测稿件会不会受到上级的指责,稿件会不会被“枪毙”。问题的关键是,“这种由预感产生的回避行为不但使得老板的直接干预变得更加不需要,而且使得新闻工作者产生出更大的虚假自治感,这种自治是没有任何法定权利保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工作者与其他机构的被管理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们一方面要尽力根据预感不断作出反应(即使有时候他们意识不到),另一方面还要在表面上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尊严。

“圣牛”(holy cow,意指神圣不可侵犯的人或物)是美国新闻界无可回避的现实。媒体眼中的“圣牛”通常包括大公司老板及其家属和好友、主要的广告商及媒体公司老板的政治事业,他们在新闻中往往会得到照顾,轻易不会受到批评,总是能够置身于令人困窘的消息之外,或者被保证有一个正面的形象。他们的存在,是媒体市场化和集团化的产物,也是新闻从业者不得不面对的矛盾现实:新闻理想鼓舞他们要直面并努力揭示这些“圣牛”的丑陋一面,但生存的需要又使之必须考虑媒体及自身的长远利益,避免“赢了战役,输了战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