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家已经对这个假设进行了验证,他们用某种巧妙的方式启动人们的目标,看这是否影响其行为。例如,在2007年阿奇姆·谢里夫(Azim Shariff)和阿拉·洛伦萨扬(Ara Norenzayan)的一项研究中,首先要求被试从已有的一组单词中选词进行排列造句,比如,“感受到”、“她”、“根除”、“精神”和“那种”,从中可以造句:她感受到那种精神。然后是下一程序,并让被试认为进入另外一个实验了。这个阶段进行的是一个经济学游戏,给被试10个1美元硬币并让他们把钱分给自己和接下来的那名被试。只有下一名被试会知道这名被试的分配决策,但也无从得知分配者是谁。想一下这种情况下你会如何去做。你面前有一个机会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到10美元,把10个硬币全部收入自己囊中绝对是很大的诱惑。但如果把所有钱私吞,一毛也不留给下一名被试,你也可能会感到有一点内疚。就像很多别的情况一样,这时你一边的肩头会站着一只小恶魔大叫着,“别犯傻了,把钱全拿走吧”,另一边则站着个小天使念叨着,“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总之,你想拿钱但这又与你善待他人的目标冲突。哪种目标会胜出呢?
这部分取决于哪个目标最近被启动了。还记得实验开始让被试做的造句练习吗?实验组的被试拿到的词与上帝有关,例如精神、神圣、上帝、庄严的、先知等,这些词将启动被试善待他人的目标。控制组拿到的都是中性词汇。一个重要的细节是被试并不会把自己做过的造句练习跟后面的经济学游戏联系起来,他们会认为这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实验任务。尽管这样,那些用神圣词汇造句的被试会显著地分给他人更多钱,平均为4.56美元。而用中性词造句的被试分给他人的钱就少得多,平均为2.56美元。后来发现并不仅仅是有关上帝的词汇能启动利他目标。在第三种实验条件下,用来造句的词汇中包含一些与宗教无关但是与对他人的公平性有关的词,比如说“公民的”、“契约”等。这种情况下的被试分给他人钱的数目接近“上帝”词汇条件,平均为4.44美元。诸如此类的研究表明人的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被激活并影响人的行为,因为被试在造句任务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些词会跟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决定有任何关系。那道德呢?在数学课上你决定是否向同学提供帮助可能取决于最近启动了哪个目标。比如说如果你刚刚路过了做礼拜的场所,或者你刚刚在读的一本书里讲到人们如何善待他人,你可能会很愿意帮助同学。
社会认知的文化差异
你可能会疑惑我们现在讨论的这种自动化思维是否在全世界人身上都存在,还是说自动化思维在某些文化中比在别的文化中更普遍?如果你有这类念头的话,恭喜你已经具备了优秀的研究思维。社会心理学家正越来越关注文化因素对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的影响。决定图式的文化因素 尽管每个人都使用图式来理解这个世界,但图式的内容却要受到各自成长的文化的影响。例如,一位研究者在斯威士兰这个东南非小国采访了一名来自苏格兰的移民和一名班图族的牧人(Bartlett,1932)。这两个人在一年前都曾参加过一项复杂的牲口交易。苏格兰人需要查阅记录才能回忆起买卖牲口的数量和价钱。而班图人却能立刻回想起交易的各项细节,包括每一头公牛和母牛是从谁手中购买的,每头牲口的颜色以及每笔交易的价格。由于班图人对牲口的记忆力极佳,因此不必费事在牛的身上烙印;要是有一头牛走失了并和邻居的牛群混在一块儿,牛主人只需走过去看看就可以把它牵回来,对他们而言,要从几十头牛中分辨出自己的牛,根本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