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重叙美德的故事(2)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 作者:万俊人


“道德感”(moral sense)曾经是17、18世纪美国道德情感主义学派精心设计和论证的一个关键性的伦理学概念。按照17世纪剑桥柏拉图学派的说法,它是人性先验的道德本能。可按照苏格兰常识学说的解释,道德感首先是人类生活经验和习惯的产物,它最根本地取决于人类生活的道德环境和在此道德环境下逐渐养成的一种道德直觉型常识。而后的道德情感主义伦理思想家们,如哈奇逊、休谟和亚当·斯密,则进一步地用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道德环境之相互作用来解释道德感的产生,并将它称为人的“第六感觉”,仿佛人的耳、目、口、鼻、舌五官的感觉一般自然而然。这些说法的共同提示是,道德感一如人性本身,需要合宜的社会文化环境滋润培养。所以,对于孩子们严肃的道德感培育首先需要成人具有足够严肃的道德感作为外诱因素。这一方面断定了道德教育之于未成年孩子的极端重要性(在贝内特心里,孩子们若不具备“心智向善”的道德能力,便不足以成人);另一方面又预定了一种道德教育理论的逻辑:道德的教育者必须首先是具有严肃道德感的人,其教育效果取决于他或她是否先于受教育者具备足以育人成德的能力,且在多大程度上具备这种能力。很显然,贝内特是把道德感教育或美德能力培养作为成人和孩子需要相互共享和相互成全的教育事业来看待的。当然,他编写《美德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孩子,而非成人。但准确地说,既是为了现代的孩子,同时也是为了现代的成人。而在我这位中国读者看来,这项工作的现实意义,也许还是且尤其是为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成千上万的贵族式或皇帝式的独生孩子。毋庸置疑,我们这个社会的人口生产(所谓“第二种生产”)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的孩子对于聆听美德故事的道德课程有着特别的需要。

在我读来,贝内特的《美德书》编得的确不错。许多年来,我们就想编写一本类似的书,单是我个人就几次受到几家出版社的盛情约请。但我自知编不好这样的书,甚至认为编写这样的书比写一部学术著作的难度还大;于是便婉辞了各家约请。事实是,至今我们依然未能编出这样一本既好读又耐读的美德故事。这并非我们缺少相应的道德文化资源,关键在于我们的道德记忆力减弱得太快,数典忘祖的事太多。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似乎都患有一种道德遗忘症。缺乏足够的道德记忆,不用说叙述美德的故事(“故”者,已然发生之谓也),就是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也会变得十分迟钝和冷漠,而道德的敏感性正是人形成其道德感的心理情感基础。当然,究其根本,还因为我们的生活中真正称得上美德的故事也越来越罕见了。道德文化资源的匮乏与道德实践及其能力的降低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这种互成关系不仅不值得张扬,而且需要大大地限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