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怅望山河》三峡居民、土地和淹没的纠结(3)

怅望山河 作者:朱幼棣


先秦时期,三峡沿江居民主要以采集渔猎为主;秦汉两晋南北朝时期,沿江水田农业开始得到开发,农副业,如盐业等也有了发展;唐宋元明时期和清代前期,沿江水田农业、近山 田、商业转运、过境贸易、盐业生产蓬勃发展,经商风潮高涨,林副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

历史上,三峡地区的农业和工商业发展得早,但整体水平不高。沿江稻作与近山的 田配合,在人地矛盾并不突出的条件下,有其合理的生态意义和产出效益,大抵民众的温饱是不成问题的。历史上,虽号“天下最穷处”,但其居民“未尝苦饥”。

沿江平坝、台地、丘陵地区,是主要高产稳产的农产区。《舆地纪胜》记载,涪陵一带早就开始了双季稻的种植,东汉时鱼复县一带便有百顷稻田。杜甫《夔州歌》中写道:“东屯稻田一百顷,北有涧水通青苗。”大抵这些稻田可以引泉水自流灌溉。宋代诗人范成大说万州“山下流泉却宜稻”,故称间有稻田。刘禹锡在《 田行》中写道:“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阴”,认为近山坡地的庄稼雨水充沛,能旱涝保收。--现在,这些沿江地区的农田多数被淹没了。

有院士、高工、教授头衔职称的领导多多,但有真知灼见的不见几人。有位院士认为:“以三峡工程为例,可以说我国水库移民工程走出了一条成功可行的路子。我国的水库多数建在贫困山区,土地资源匮乏,为解决山区贫困居民的脱贫致富,走进现代人生活的环境,进行合理的搬迁,水库移民尽管还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认为移民是一种民族进步的表现。”“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这一地区来讲是唯一的发展机遇……至2006年12月已外迁移民19万人,大部分移民迁入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平原地区,融入当地社会,减轻了库区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年)这位院士还在著述中说:“移民常常可以成为激活民族、地区的进步力量。我国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城都是由移民组成的,例如上海、深圳、纽约等等。”(《工程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至少存在表述不当。如果说发展机遇的话,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发展,首先归功于改革开放,归功于邓小平,三峡地区自然不能例外。怎么能说建设三峡工程是库区发展的唯一机遇呢?

而事实上恰恰相反,几十年来,由于三峡工程不上不下,而县级城镇大部分依次分布在沿江平坝地区,属工程规划淹没区,许多建设项目无法展开,致使库区人民失去了许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遇。至于用上海、深圳、纽约等世界著名的移民大城市来类比三峡水库移民,大抵可认为是不着边际的扯谈,不值辩驳。

实际上,三峡工程移民早在1992年就已经开始,按照当时的计划,100多万移民全部就地后靠安置,这位院士应参加过原计划的制定。--几十年来,中国水库移民遗留下来的问题不少,“重水库建设,轻移民安置”现象至今仍未完全解决。有资料显示,我国2200多万水库移民,由于耕地被淹,房屋被拆,相当数量移民的生活十分困难,成为我国贫困人口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