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遗憾的是很少有人知道范蠡的前两个建议是在为第三个计策做铺垫。第三个计策概而言之是等到勾践回国后实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长远计划来增加越国的实力。“生聚”是多生孩子广种树,聚集人力物力;“教训”的意思不是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经验,而是指教育和训练自己的子民。好一个漫长的计划啊,有时候我真怀疑范蠡是在背后劝勾践加强体育锻炼,争取把夫差熬死。只要活得比对方长,就算自己赢了。
这里面真的需要超乎寻常的耐性。
这种战略思想到底是范蠡还是计然的已经不重要了,但其中肯定有个继承关系。史书记载,计然是晋国流亡贵族,虽然博学多才,但是外表粗陋,不像范蠡是个人见人爱的大帅哥。又因为他品行刚直,酷爱游山涉水,不肯自荐于诸侯,所以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从这点我们可以得出,真正的高人并不都像姜子牙那样有心计,而是需要你去主动出击、主动挖掘的。
好在酒香不怕巷子深,越王勾践在吴国当人质期满归国后,就及时向计然求教灭吴之法。计然告诉他,首先要做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意思就是知道将要打仗,就应该加强战备;了解人们什么时候使用什么东西,就要懂得商品流通。通俗点说就是要做到市场调研和预测,从而“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
随后就是要学会忍。这点前面已经有了一些论述,但那是“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在范蠡那里的翻版。计然的态度是不要急躁,静待时机,然后抓住时机,迅速出击!只有这样才是最理智的做法。倘若像莽夫一样,受辱后抡起板斧要去削人,不但极难成功反而被人笑话。此外,计然还对勾践指出躬耕陇亩是好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不要做得太多,多了就成了作秀。勾践听了这些话很有感触,最后这些话都慢慢被范蠡和文种具体用于国家建设方面了。
上面这些都是计然对国家的建议,深入贯彻好的话能使国富民强。可惜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社会里很多人对此不太感冒,他们更关心自己怎样才能发财,于是有人就琢磨着怎样把计然的七策用到企业发展中来。如“贱买贵卖,加速周转”,意思是在东西价格低廉时买进,在价格高昂时卖出,并且想办法使资金像急流一样快速周转。“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说的便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