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唯物史观的证实和发展(3)

为什么马克思在中国能成功 作者:庄福龄


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正是从唯物史观的世界交往和“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观点来看待纳入世界现代化潮流之中的当代中国的。在他的视野中,中国是世界有机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不再是一颗土豆和一袋土豆的关系。一袋土豆只是一种机械组合的关系,有机整体与它的部分的关系,与机械的组合则有着本质区别。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日益获得了有机整体和它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有机整体和它的器官之间的关系。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以及整体的质规定和制约着部分的质,而部分反过来又影响整体。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不仅对中国的发展进行了“世界历史性前提”审视,他们的发展构思不只是总结现代化经验教训的产物,也以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新模式、新姿态跻身于世界现代化之列,以对后发展问题这一世界课题的初步解决,反过来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新格局。

(1)世界现代化道路中的“中国模式”

综观业已现代化的国家都走了不尽相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模式,如前苏联、东欧模式、西欧的英法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亚洲“四小龙”模式等等。这些模式的形成,有的是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有的得益于特有的地理环境,有的利用了不可多得的时机,有的则采取了独特的措施。但是有一点,它们没有涵摄和解决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问题。这使得在世界现代化的总图景中,经济比较落后的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一个空白点,一个非常难以解决的课题。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初步勾勒出的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子,从而使这种理论突破了中国的界域而具有世界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旨中,现代化的“中国模式”不是脱离世界现代化一般性之外的独特创造,一方面,它符合这种一般性,适合国际惯例和普遍规则,但另一方面,它也与别的现代化模式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模式”与世界现代化总模式之间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与别国的现代化模式之间是具有一般性之外特殊质之间的关系,整体系统中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中国模式”与别国模式的共同点或者说共性,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