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去印度,去印度》树荫下的猜想(2)

去印度,去印度:带着禅的行囊 作者:伊洛


至少在历史学家们看来,在原始佛教阶段,在面对种种困难时,佛陀的为人处世是颇具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的统一的。在后来,随着人们对佛陀的神圣化、绝对化,便很难再理解、接受佛陀也曾经是个活生生的人这一事实了,观念日趋僵化、不知变通,佛教在印度的渐渐衰落也与这一趋势有关系吧。

总之,当时的事实是,随从们虽说还没饿倒,但也有些行动乏力,来不及或挡不住体健貌端、动作麻利的牧羊女,等到反应过来,佛陀的嘴里肚里已经全是奶粥,晚了!

叫苦不迭的三名随从不能接受进了奶粥、破了苦修的佛陀,愤愤不平,一怒之下,扔下了佛陀,径自寻找先前主张乐修的两位随从去也。

看来这五位随从对修行还真执著,也真没把这位前王子当回事。

被抛弃的佛陀无比郁闷,毕竟六年苦修一朝废弃,如何乐修又全无头绪。饿得太过,奶粥又灌得猛了点,酷热的太阳当头晒得人烦躁,正好前面有一棵大树,歇息歇息再说吧。

树下,又有块青石。凉爽的树荫下,坐在石板上,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佛陀回顾此生,不胜欷歔,万千思绪,顿上心头。种种困惑,点点心得,一串串连缀起来,条分缕析,触类旁通,顿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得来全不费工夫!

玄奘是这样说的 :佛陀要觉悟,天地震惊。上山则山摇,入洞则洞陷,后经空中神灵指点,行至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居金刚座上,始成正觉。

所以,那棵毕钵罗树就成了菩提树--觉悟之树,就开始被神化了。所谓菩提金刚座,就是那块青石板。

在我看来,对佛陀的觉悟一事按贡献论功行赏的话,那棵树当然是排位比较靠前的,比石板重要些,但怎么也比不上那碗粥。没有这碗“菩提粥”,佛陀不仅营养不良大脑缺氧思维难得运转,也不会有几位随从扬长而去带来的歪打正着的强刺激。

当然,粥不太容易被供奉起来膜拜,后世不太好操作,还是树长久些。

但即使长寿,毕钵罗树也活不了两千五百年,此树早已不是彼树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