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有选择的多边主义者对全球治理持怀疑态度,但认为中国应当对全球治理做出与自己地位、实力相当的更大贡献。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中国应当继续坚持遵循邓小平1989年的教导,“韬光养晦,绝不当头,有所作为”。邓小平的箴言在西方引起了很大的关注,被看作是中国悄然发展国家实力的一份蓝图。二十多年以后,邓小平的名言继续在中国的国际关系问题专家中引起激烈的辩论,因为学者们和官员们努力解决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究竟应当做多少事情的问题。一位学者说:“在战略层次上,每个人都认为我们应当继续遵循‘韬光养晦’的观念,但在战术上却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中国过于被动,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中国应当采取更为积极的做法。”一些中国学者对邓小平的观点是否仍然起作用提出挑战。他们认为,这些观点已经过时,不适合于中国新近获得的国际地位。他们认为,中国应当有“更大作为”,而少数人则说,中国应当“无所作为”。例如,北京大学叶自成教授认为,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韬光养晦过于模糊,不适合充当大战略的原则。韬光养晦的说法对很多外国人来说意味着一种阴险的意图,对中国而言提高透明度而不是隐藏其实力更能推进国家利益。另外一些人反驳说,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模棱两可恰恰是最明智的战略。但主流的共识认为,这一词语仍然是一项适当的中国外交战略指导原则。
2010年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举行的一次会上,与会者就这一范式是否仍然有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所得出的结论是,它仍然是中国外交一项出色的指导原则。与会者得出了另外九项重要的政策建议:不要与美国作对;不要在总体上挑战国际体系;不要利用意识形态指导外交政策;不要成为“反西方阵营”的首领;不要与多数国家发生矛盾,即使在中国正确的时候亦如此;学会做出妥协和让步,学会互利共赢的博弈;不要在国家统一问题上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在必要的国际事务领域中提供公共物品;利用重要的全球性事件来改善中国的国际形象。
1978年以来,这种战略符合中国外交的核心。正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崔立如解释的那样,“30多年来,中国外交在许多方面是防御性的、被动的,中国的对外政策在寻求妥协、避免对抗、寻找共同利益、淡化差别中成长。但是弱国无外交,因此中国必须要建设强国,以此增进我们的外交。”
在全球治理问题上,中国学者也运用“多边主义”这一术语,但却持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观念。一位学者指出:“对中国人来说,多边主义是一项工具和一种策略,而不是一项政府之间的制度性安排。中国担心多边主义成为别国用来遏制中国的工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直利用多边主义解决双边问题,多边会议是进行双边谈判的一个有用的舞台。但我们仍然对多边主义感到不满意,宁愿采用双边主义和多极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