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键时刻》应对一个矛盾重重的中国(13)

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 作者:门洪华


这些思想流派具有政策影响。国际社会必须了解,中国的国际身份并不固定,它仍然正在进行之中、富有争议,且时不时产生激烈的辩论。因此,美国应当通过行动和言论影响这些正在进行的辩论(及其政策结果)。如果美国采取严厉措辞和强硬行动,可能会对中国产生强化效应。如果美国对中国采取较为和解性的言辞,鼓励其扮演“负责任的国际利益攸关方”,使之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治理,也只能加重中国的猜疑,不大可能会带来美国想要的结果。因此,华盛顿和西方陷入了一种真正的困境:如果对中国态度强硬,很可能会使中国做出更加强硬的反应;如果采取和解的态度,就只会使“中国优先”趋向得到加强。

中国的现实主义会与美国的现实主义相匹配吗?

中国各种学派构建的思想谱系,其重心并没有倾向于有选择的多边主义、全球主义的一端。相反,中国思想的重心比较倾向于左端,即现实主义者那一方,且受到来自本土主义者的强大拉力,不过大国学派和全球南方学派的影响力较弱。政府官员采取大国学派和全球南方学派之间的务实立场,但他们必须应对社会、军方、本土主义、现实主义的声音。

2009年以来的中国日益趋向现实主义和自私自利,谋求综合国力的最大化。中国从全球金融危机中迅速恢复,能源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民族主义不断高涨。奥巴马总统2010年会见达赖喇嘛,同意对台湾进行60亿美元的一揽子军售,增加了中国对奥巴马政府的不信任,加强了中国的这一趋势。中国的现实主义姿态正中美国现实主义和保守主义阵营的下怀,后者倾向于把中国看作一个崛起的军事大国、一个重商主义的经济大国、一个过分自信的地区大国和一个不愿合作的全球伙伴。一些美国分析家倾向于以比较积极的方式看待中国,希望中国采取更加合作的国际主义姿态,北京最近的行为让他们深感幻想的破灭。但是,中国问题专家不必对这种行为感到意外,因为它反映出60年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军方和中国社会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全面加强自己的实力,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这意味着,美国必须采取现实主义的方法对现实主义的中国做出反应:在西太平洋进行前沿军事部署;采取两面下注的战略,与中国周边国家加强联盟并建立安全伙伴关系;实行强硬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利用美国的国力和外交活动予以制衡,并在全球问题上降低对中国合作的期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