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容忍历史不完美》序/重构晚清记忆(2)

容忍历史不完美 作者:马勇


改良主义者和革命党人对清政府的批判,如果从政治史的层面去理解,应该说是没错的,作为斗争的双方,他们当然要对清政府持严厉的、不妥协的批判立场。然而一百年过去了,如果我们还是继续延续改良主义者和革命党人对清政府的批判,显然不利于获得历史的真相,只能继续处于云山雾罩之中。

其实,如果我们抛开既有成见,从总结先人治乱经验的角度,站在理解与同情的立场上反观晚清,我们可能就会得出不一样的认识,或许就能够对我们自己民族的历史抱持一种适度的敬畏、敬意与温情。

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那样,晚清七十年的历史当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算起。列强通过这场战争强行进入中国,强行将中国拉入世界一体化的轨道,中国在屈辱中被迫踏上了走向世界之路。经过1860年之后长达三十年的向西方学习,应该承认大清王朝已经从先前的衰败中走出,正统史学家说那些年是历史上的“同光中兴”,或许稍有夸大,不过实事求是地说,到19世纪90年代早期,大清王朝确实恢复了一些往昔的气势与实力,确实敢于对列强开口说不,动辄表示不高兴了。

三十年的洋务运动其实只是将中国推向一个正常国家,并不意味着中国就是一个正常国家。经济实力的突然增长使那时的中国人产生了莫名其妙的虚骄,然而经过一场并不太大的军事冲突,庞大的中华帝国重演了半个世纪之前的悲剧,竟然被东邻小国日本轻而易举地打败。

东邻日本在过去一千多年中始终是中国最忠实的学生,只是到了近代,西方势力东来之后,才突然转身向西,脱亚入欧,经过不到三十年的发展,竟然真的在远东建立起一个西方式的国家,并一举成为中日战争的战胜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