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想想此时的国家正处于什么状态。几年之内,两场重大叛乱,从朝臣到宗室,武则天遭遇了很大的阻力,这是她走向皇权宝座前必须经历的考验。两场叛乱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动荡,在朝廷里也引起了强烈“地震”。武则天在两场叛乱后加强了对宗室和朝廷内异己分子的镇压,而且手段很决绝、残酷,大有一种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做派。早先徐敬业叛乱的时候,她就杀掉了首席大臣、宰相裴炎,理由是裴炎和徐敬业暗地勾结,实际上根本的原因是裴炎一直对她的统治有异议。唐高宗去世的时候,裴炎可是受遗诏辅政的,是顾命大臣啊,所以裴炎很傲气,经常不买武则天的账。武则天想给自己的先祖封王,裴炎反对,举的例子竟然是汉代吕后给吕家子弟封王导致吕家家破人亡的故事,吕后当时给吕家子弟们封王,还给兵权,最后她刚去世,大臣们就发动兵变铲除了吕家。这是在借吕后的故事讽刺武则天,武则天当时就不高兴,说:“吕后那是给活人封王,我这是给先祖封王,怎么能如此比喻。”裴炎说:“那也要防微杜渐。”徐敬业叛乱的时候,武则天问裴炎如何平叛,他的回答是:“您只要还政给皇帝,叛乱自然就消失了!”注意啊,这话和叛军提出的政治主张很接近,有想拍武则天马屁的人借机弹劾裴炎谋反,武则天将裴炎抓起来,把他杀掉了。
有唐代笔记小说说裴炎曾经和徐敬业暗自通信,信件被武则天的人截获了。信上只有“青鵝”两个字,谁都看不明白,武则天聪明,一下子把这封密码信给破译了。她说这两个字可以拆分为一句话:“十二月我自与。”“青”是“十二月”,“鵝”是“我自与”,意思是等到十二月我配合你,这不就是裴炎谋反的铁证吗?不过这个故事大概不可信,两部正史《旧唐书》、《新唐书》里都没有采纳这个史料。当时裴炎被抓之后,曾经在朝臣中引发了激烈的辩论,大家分为两派,有人说裴炎肯定是反贼,有人说肯定是冤枉的。要是有这样的证据,也就没有辩论的必要了,可是辩论双方都没有引用这个证据,所以说此事大概只能视为稗官野史。
武将当中也有被杀的,有个大将叫程务挺,是员骁将,突厥人最怕他。但是他站错队了,裴炎被诬告不是引发大辩论了吗?程务挺站出来为裴炎说话,裴炎死后他也被抓了,罪名是和裴炎、徐敬业同谋,最后也被杀了。他被杀之后,突厥人那叫一个高兴,喝酒庆祝,然后还给程务挺立个祠堂,当军神来拜,每次出征前先拜一拜。
一番大清洗之后,震怒的武则天召集群臣训话,问他们:“你们自己揣摩一下,有谁地位高,能超过裴炎?有谁是名门之后,身份超过徐敬业?有谁战无不胜,武功能超过程务挺?这三人我已经制伏了,你们要觉得自己不如这三个人,就老老实实的;要是觉得自己比这三人强,那你们要造反就赶紧来!”群臣吓得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宗室叛乱之后,武则天又进一步加强了对宗室的清洗。在徐敬业叛乱以后她就一方面鼓励告密,一方面大搞酷吏政治,此时更是日甚一日,朝廷弥漫着一种恐怖气氛,成百上千的大臣和宗室遭到屠杀或者流放。
那么此时张光辅与狄仁杰发生冲突了,武则天就要从她的需要考虑问题。这个时候她需要什么?她需要的是制造政治高压态势,不能轻易松懈。张光辅代表的是军方,且刚刚镇压了宗室叛乱,而他和狄仁杰发生冲突的导火索是军方滥杀无辜以及向地方索取物资不得。如果支持狄仁杰,则会不会给反对派释放一种信号,似乎太后对高压政策有所松动?或者说武则天对军方表达某种不满?专制社会里没有透明的途径,人们对政治上的事情,往往就是靠这些蛛丝马迹加以揣测。有个比喻,这叫“地毯下的斗争”,斗争在进行,可是人们只能从地毯的颤动来揣测发生了什么事。在目前这个非常时期,张光辅自然占便宜,因为他有“势”,他代表着此时武则天的政策;狄仁杰吃亏,因为他那种仁政思想起码在这个时候不符合武则天的需要。所以武则天的选择是支持张光辅,贬斥狄仁杰。狄仁杰被迫离开了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