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狄仁杰真相》人生过山车(6)

狄仁杰真相 作者:于赓哲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武则天喜欢别人为她当皇帝造舆论,那么就不断有人迎合她。天授元年(690)七月,有僧人献上一部佛经,名字叫《大云经》,这部佛经和当皇帝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大云经》里说将有一个女人出来当王,“即以女身,当王国土”。这个多好啊,可以对抗儒家那个“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这部经书跟那块石头不一样,还真不是伪造的,十六国时期就已经进入中国并被翻译成汉语了,但是现在它被赋予特殊的使命了。武则天的情夫薛怀义率领着一干人马又做了个《大云经疏》,大大地将经文发挥了一番,宣扬武则天就是佛经里的那个女王。武则天一生佞佛,这个佛经更让她坚定了信心。

到了这一年的九月初,舆论造势到了顶点。900多个关中百姓到洛阳来劝进,劝武则天称帝,武则天一看人数不多,没明确表态,结果马上就有包括百官、宗室、外国酋长、和尚道士、百姓在内的6万多人浩浩荡荡来请愿,拥护武则天当皇帝。还有人报告说:“大喜啊,刚才凤凰都飞到洛阳上空转了一圈了。”连唐睿宗都不得不请求把自己降为皇嗣,赐姓“武”。武则天高兴,时机成熟了。于是挑了个大日子,这一年的九月九日,武则天御则天楼,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大赦天下,实现了她当女皇的夙愿。

那么此时的狄仁杰在干什么呢?狄仁杰此时担任洛州司马。他对此事是什么态度,做了什么,史料中缺乏记载。他支持武则天还是反对武则天呢?一个对武则天时代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后人难免对他此时的态度产生好奇啊。我们可以对此揣测一下:

第一,可以肯定狄仁杰没有公开反对武则天,即便他对女皇当权有看法,在这个当口也只能心里想想。狄仁杰在不在那劝进的6万多人里面,没有史料,无从判断。但是当时政治形势那么紧张,假如狄仁杰站出来公开反对武则天,命都难保,也就没有后面的故事了。所以说他起码没反对。

第二,狄仁杰此时对武则天的态度估计处在一种矛盾纠结状态中,一方面他的儒家思想决定了他对女性当权肯定有看法,一方面武则天的能力有目共睹,当时国内还真没有人能取代她。武则天死后很久,唐朝人还称赞她,说她在位期间,“天下晏如不让贞观之世”,意思是武则天时代和唐太宗时代一样安宁。虽然武则天又是镇压叛乱,又是大搞酷吏政治,表面看起来很是折腾,很恐怖,可是大家要看到,这都是针对上层社会的,不是针对老百姓的,要不怎么徐敬业叛乱和宗室叛乱的时候多数老百姓都很漠然呢?因为老百姓最务实——只要生活能过得去,我管你城头变幻大王旗。农业社会就是这样,是静态的社会,农民对上层权力斗争是漠不关心的,除非权力斗争影响到这种静态。武则天时代,总的来说国力还是稳步上升的。中国自古有“革天命”的传统,良臣择主而事。狄仁杰这人很务实的,他不见得忠于武周政权,但是对武则天个人还是很忠心的。这就决定了他不大可能公开反对武则天。

第三,狄仁杰对武则天的态度前后是有所变化的,关键涉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继承人问题。武则天刚刚称帝的时候,皇嗣还是李旦,还是李家人,这意味着武则天死后李唐自然就复国了,因此包括狄仁杰在内的很多人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后来狄仁杰当宰相后曾经公开对武则天讲:“陛下身是高宗皇后,是给高宗监国的,政权是要归还李唐的。”武则天对此也只有打哈哈。狄仁杰晚年预谋政变,主要是针对武家子弟和武则天面首二张,因为形势有变化了,那时候武则天老了,武家子弟撺掇着想当太子,二张也在弄权。狄仁杰早就对这一伙子败家子有认识,知道他们是祸害,这个时候就不得不通过一些手段帮助李唐复国。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武则天称帝那一年的狄仁杰,政治态度无关大局,他对国家的影响力还很有限。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大家承认狄仁杰是个能臣,可是毕竟此时他只是个洛州司马,从四品下,又没有兵权,你让他如何对武则天称帝这件事产生重大影响呢?这是个客观事实。

那么狄仁杰何时开始登上政治最高舞台呢?机会很快就来了。武则天称帝的第二年,公元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正式成为宰相了,这是他第一次任相。这一年狄仁杰62岁。从30岁左右出道,到当上宰相,狄仁杰奋斗了30多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