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人人都曾自命不凡(4)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作者:鹤阑珊


家族的道德徽章,从小就被王阳明佩戴在心里,并且身体力行。在中国古代,“道德”不仅是一种素质,还是一种能让拥有它的人引以为傲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道德楷模,那就是对他人生价值的高度肯定。王阳明有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高尚品德,还有自己的天纵聪慧,这些外在条件放大了他过度自信的心态,使得他傲骨铮铮。

还有一个因素可以将人的“自命不凡”放大,这就是地域因素。中国人一直相信“人杰地灵”的说法,一直到宋朝,中国人都认为北人比南人要优秀。北宋第一任皇帝赵匡胤(宋太祖)就曾定下家法,不许任命南人当宰相。在当时,中央高级官员大都来自河南、山西、陕西。宋神宗时,王安石把江西人、福建人带进朝廷决策层,气得山西人司马光和河南人程颐大叫天地反常。“人杰”自然就“地灵”,在宋朝,陕西、河南就是风水宝地。明时,南人渐渐占据上风,影响着中国政治的走向,所以,本来是穷山恶水之地的南方也成了地灵之地。王阳明的出生地浙江余姚,明代时属于绍兴管辖,绍兴是大禹时代的大越,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争霸的故事就在此地上演过,到了明代,古战场的血腥气早已消散,只剩下人间独有的山水美景。明朝人认为,至少王阳明认为,余姚县是人间仙境,就差说这里是龙脉所在了。

4

家族因素、地域因素和头脑聪慧,都能使人过度自信、自我感觉超级良好。王阳明在这方面表现得极为激进和大胆。

1481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考中进士。第二年,王华到北京做了官,就迎接王阳明和王天叙到北京。途经浙江杭州时,王天叙带着王阳明和一些笔友到金山寺游玩,其间有人提议做诗消遣。很多人马上抓耳挠腮,尽力想做出震动天地的诗作来,而王阳明只是略加思索,就跟爷爷说,我已经做成了。王天叙叫他读出来,王阳明大方吟道: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那些自诩七步就能做出天下上等好诗的人,一听到这个孩子的诗,真是恨得牙根直痒。自命不凡的人一旦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给自己找理由,他们的理由是:这首诗是王天叙为了炫耀孙子的才华而偷偷替王阳明做的。王天叙不动声色,让提出这问题的人给王阳明来篇命题作文。有人就以景点“蔽月山房”为题,要王阳明作诗一首。王阳明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如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高月更圆。

众人大惊不已,他们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怎会有如此的才情。在他们正为王阳明叫好时,王阳明又说了一句让他们更为惊讶的狠话:“文章小事,何足成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