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国农业真相》中美对决下的农业竞争(11)

中国农业真相 作者:臧云鹏


了解了美国农业形成的历史,我们也许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农业今天所面临的挑战。以下各章笔者将带领读者朋友们进入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近距离观察外资渗透的路径、方法以及现状。按照产业链的形成顺序,我们应该从种子和化肥开始说起。不过,笔者思考再三仍然不自觉地想从大豆说起,这不仅因为《大生》杂志第一期的封面报道就是《大豆阻击战》,大豆是我以及大生人认识农业的开端,还因为大豆一役之惨烈程度无可比拟,它完整地再现了几个公司击垮一个产业的“完美”手法,同时清晰地反映出中国政府、企业、学者、舆论在国际级对抗中的缺陷,足堪列入“跨国对抗经典教案”。 

2003年12月,芝加哥的冬天用当地气象预报员的话说是“血淋淋的冷”。不过对于来自中国东北大连的李广富来说,这算不得什么。街头已经出现了圣诞树,但是他的心思全在大豆上。

来美国已经第三天了,中美双方的谈判还在继续。谈判的焦点主要在价格上。美国人坚持采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作为定价基础,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价格从8月份的500美分/蒲式耳一路猛涨到了12月份的700多美分/浦式耳,涨价的起点是8月12日,那一天美国农业部调低了美豆产量预测,理由是天气干燥。把计量单位翻译过来,并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相当于从1900元/吨涨到了2661元/吨。这是什么概念呢?马上就要签约的大豆合同数量为250万吨。这要多花多少钱!小学生都能算出来。

令中国商人更为犯嘀咕的是,下一步的价格会怎样呢?上升,还是下跌?要知道,即使签完合同后马上发货,到达中国东部港口最快也要两个月。两个月时间价格降下来自然好,接着涨可就完了。这就是风险。许多专家都说,现在的价格是历年来罕见的,基本上达到了顶点,不会再涨了。可是谁知道呢?李广富知道,生意场上没有绝对的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