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时尚的历程》宫廷时尚与品味(25)

时尚的历程 作者:杨道圣


三、安东奈特王后

安东奈特是奥地利的公主,1770年嫁给未来的路易十六,1774年路易十五去世后成为路易十六的王后。遗憾的是这位王后没有她的妈妈奥地利的特丽莎那样的权力意识,甚至可以说她对所拥有的政治地位没有任何的兴趣。正如茨威格所说:“这个年轻女人的思想素质可列为中等,因而其要求也很一般。她并没有什么政治见解要强迫他人接受,也不想摆出盛气凌人的样子对他人颐气指使,她只是从童年时代起便养成了一种很强的、往往过于执拗而变得十分可笑的独立性。她不想左右他人,也不想受他人左右。对她说来,当上王后将意味着从此可以自由自在,她的最大愿望也就仅此而已。”90 安东奈特讨厌任何严肃的费力的事情,而只愿意让自己的生命在享乐中度过,她倒愿意把自己的才智花在对于享乐的追求上。而“在她感到轻松愉快的时候,一种天生的女性直觉让她展现出与自己周身和谐的美。她在动态中的美丽,宫廷里无人能及。与之相反,静态的安坐、倾听、读书或者思考都让她非常不耐烦。她永远是急匆匆地围绕着自己的轨道忙个不休。考虑到她从未做任何实事,也没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可以说,她的一生都在围绕着空虚转”。91 而这样一位王后,对于艺术家来说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一个表现对象了。艺术家乐于以她作为表现的对象,而她也特别乐于借助艺术家来展示自己的动人的形象和魅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在当时的艺术家作品中,安东奈特被表现为“一尊洛可可女神,纤巧、柔媚、富于装饰,是18世纪完美风尚的典型”。92

安东奈特并非艺术专家,据说她对于画家的判断完全依据这些画家是否能画得像她,至少表达她自己的美的观念。很多画家都为她画过肖像画,像夏彭提尔(Jean-Baptiste Charpentier,1728—1806),克朗辰格(Joseph Krantzinger),后者将王后画成一位身着男士猎装的骑手,这让特丽莎王后非常吃惊。年轻的王后向她的妈妈抱怨说:“我恐怕找不着画家能够把我画得很像了。”当然,直到1778年她遇到勒布伦(?lisabeth-Louise Vigée-Le Brun,1775—1842)。勒布伦与王后同岁,关键的是她们具有相同的对于唱歌和自由的爱好以及对卢梭思想的欣赏。在长期的接触中,画家成为王后的知己,而画家对王后不仅仅是崇敬,而且在王后的身上找到了她理想的表达对象。这位画家在她的日记中对王后的美貌赞叹不已:“我第一次为王后画画是在1779年,她那时正值年轻美丽的花季。玛丽·安东奈特身材修长,匀称,有些健壮,但并不过分。她的胳膊很美,她的手小而有型,她的脚很迷人。她踏着法国女人中最优雅的步伐,头非常高贵地昂起,这让她在她的宫廷之中立刻显出王后的身份,但她这一庄严的风度一点都没有减少她脸上的甜蜜与亲切。对于任何一位没有见过王后的人而言,很难了解她的人格中所有的优美与高贵。她的外貌并不规则,她继承了奥地利民族长而细的椭圆形外貌的特点。她的眼睛不大,几乎是纯蓝色的,既快乐又友好。她的鼻子细长而漂亮。她的嘴唇厚,但嘴不大。她的脸最特别的就是肤色的光彩照人。我从没有见过如此鲜丽的一个人,只有用鲜丽这个词,因为她的肤色是那样的透明,以至于在画中不能再加上棕色了,我无法达到我所想要的效果。我没有色彩可以表达出如此新鲜如此优美的色调,这只为她所有,我在任何一个别的女人那里都没有见过。”93 从这一段的描绘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在创作肖像画时,目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路易十四创作肖像画,一定要表现君主的神圣、威严、崇高。而勒布伦眼中的王后则纯粹是一个美丽优雅的形象,政治性的意义不再被关注了。虽然勒布伦也为玛丽·安东奈特创作了不少表现王后形象的肖像画,但很可能无论是王后本人还是艺术家都是被迫而作的。即便在这些肖像画中,王后虽然也穿着雍容烦琐的礼服,似乎对于观者毫不在意,而是带着一点个性向远处看,她的形象似乎不是要传递高贵的皇家成员,而是一位沉迷于时尚和装扮的轻佻的年轻女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