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清亡启示录》改革为什么走向反面(7)

清亡启示录:一个王朝在一百天的危机中走进历史 作者:马勇


从清廷的立场看,原本为大清寻找出路的政治变革得出这样的结果,确实令人难堪,但是正如严复所说的那样,之所以一步一步走上绝境,是满洲贵族太不知妥协不知退让的后果。按照严复的说法,当清廷宣布十九信条的时候还有走上君主立宪的机会,只是皇族中的强硬派还对君主专制寄予希望,结果煮熟的鸭子还是飞了。

当然,就革命党人特别是孙中山的立场说,辛亥革命的直接后果并没有实现孙中山的政治理想,帝制终止了,民国建立了,然而这个民国与孙中山的构想毫无关系,五权宪法没有了,军政、训政、宪政的三阶段构想没有了,用鲁迅的话说,民国除了一副空招牌外,什么都没有变。过去许多年,人们将这归结为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言下之意,革命党应该不妥协不懈怠,宜将剩勇追穷寇,战斗到底。

历史没有办法假设,走过的路就是历史。重新建构的中华民国确实没有遵从孙中山的设计,而是沿着晚清十年君主立宪的路往前走,各省咨议局改为省议会,各省都督改称省长;中央资政院改为国会。中国实际上在实行没有君主的立宪政治。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并没有失败,中国毕竟因为这场革命打开了通往现代社会的大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