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认知盈余》业余参与所带来的归属感(2)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 作者:(美)克莱·舍基


对facebook作用的不同解释如同最简单的两种信仰冲突——“facebook是另外一种媒介,就像油印机一样”与“facebook只是现实世界的延伸”。对此的解决方法是,选择其中一个被认为是正确的说法,然后执行瑞尔森大学现行的适用于媒介使用和学生对话的政策。然而,困难在于,从两者中选择任何一个都是错的。facebook并不像传真机或油印机,它与旧媒介没有很高的可比性,因为它比那些旧媒介都更具交互性,同时参与者可以展开群体交流,而一本油印的备忘录是没法让它的接收者们彼此交谈的。

当然,facebook也不仅是瑞尔森大学地牢的简单替代品。首先,facebook小组对全世界都是可见的。这种透明性使得这个小组成为一个关于瑞尔森生活的隐性广告。在facebook页面上,他们已经对请求作出了详细说明:“如果你申请加入,请使用以下格式讨论、发布化学作业的答案。如果你的答案尚未发布,请键入。”虽然麦克威廉姆斯没有检查小组对话的具体内容,但这些要求看起来已经是在赤裸裸地征集答案以供分享了,这与作业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参加这个小组的学生都坚持说,分享答案这种事情从未发生过。然而我们再也不能独立判断这种说法是否真实,因为这个小组已经被删除,找不到任何公开的记录。)

其后是不劳而获的问题。即便这个学习小组是在瑞尔森校园里一个真实的地牢里聚会,但没有哪个地方能容下146个人。如果有一个6人学习小组,这时来了一个潜在的新成员,并且说,“我不是来加入的,我只想瞟一眼你们的答案就走。”这种人很好辨认,而且会被赶走。正如戴夫·希基对在小俱乐部里演奏的音乐家们的观察一样,在一个亲密的场所中,谁真的愿意成为一分子很容易辨认。但是在一个较大的群体中,滥竽充数,光消费不贡献就容易得多了。

在线空间很特殊。不论facebook学习小组的价值有多大,可以确定地说,在一个有146人的小组里,有些人不劳而获、利用那些供大家分享的价值,而没有做出相应的回报。诚然,许多在线协作都容忍搭便车的人,无论是学习小组、开源软件,还是用户创造的媒介集合,它们都是由一小部分高度投入的成员来共同创造价值,再由一个相对更庞大的群体来使用这些价值的。这种对搭便车的人保持宽容的制度价值巨大,但是若用在教育上,往往结果很糟。

“facebook就像一台神奇的传真机”,“facebook就像一个在线教室”,这两种比喻的冲撞实际上夸大了某种新兴事物类似此前出现过的事物的程度,并且都低估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差别。facebook之所以是facebook,是因为它具有传真机和课桌所不具有的东西,阿凡尼尔和他的同学们将facebook使用得淋漓尽致。它能在一个已知的社会团体中廉价、迅速地散布信息,并且不要求参与者出现在同一时间和地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