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汽车的创始人丰田喜一郎在创建日本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欧美模式。如果换成一般的企业家,看到世界先进企业福特汽车公司使用皮带传送系统,恐怕会不假思索地引进采用。但是,丰田喜一郎认真思考了自己的目的,并且研究了“为什么要使用皮带传送”的问题,最终得出丰田采用皮带传送系统是为了“不间断地输送产品”的结论。而且,“不间断地输送产品”的终极目标在于“及时制”(JIT)生产方式。
福特公司是为了“(一下子大量地)制造产品”而采用皮带传送系统。丰田喜一郎经过认真分析创造出了“及时制”这一全新的生产概念。这一概念后来成为大野耐一先生完成的“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
在此,我们想请大家注意的是“不间断地”和“大量地”这样两种价值观的表述。通常,我们往往把目的和价值观混为一谈,但是按照突破性思维法,二者是明确分离的。
这里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人在决定行动时的主观看法。即便是目的相同,但用“大量地”替换下“不间断地”的表述,就表明丰田喜一郎的“理想状态”不是转向大量生产,而是要“在必要的时间,仅仅生产必要量的产品”,这完全不同于福特公司的做法。
首先是思考目的,其次是充分思考目的的价值观,如此才能够创造出更新、更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