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贾樟柯》“县城”情结(2)

贾樟柯:FROM 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作者:罗银胜


对这样的家世和出身背景,贾樟柯颇为珍视,视作他毕生创作的源泉和起点:

我是1970年在山西汾阳出生的。我父亲原来在县城里工作,因为出身问题受到冲击,被下放回老家,在村里当小学教员,教语文。我有很多亲戚到现在还一直住在乡下。这样一种农业社会的背景带给我的私人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是我愿意承认,并且一直非常珍视的。因为我觉得在中国,这样一种背景恐怕不会只是对我这样出身的一个人,仅仅由于非常私人的因素才具有特殊意义。我这里指的并不是农业本身,而说的是一种生存方式和与之相关的对事物的理解方式。譬如说,在北京这个城市里,究竟有多少人可以说他自己跟农村没有一点联系?我看没有几个人。而这样一种联系肯定会多多少少地影响到他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方式:他的人际关系、他的价值取向、他对事物的各种判断……但他又确确实实地生活在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里。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样去正确地面对自己的这种背景,怎么样在这样一个背景上实实在在地去感受中国人的当下情感,去体察其中人际关系的变化……我觉得,如果没有这样一种正视、这样一种态度,中国的现代艺术就会失去和土地的联系--就像现在有的青年艺术家做的东西,变成一种非常局部的、狭隘的私人话语。

贾樟柯大概是只有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跟他聊电影的故事,从此,在贾樟柯幼小的心灵当中,对电影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以至最后以电影为志业。据贾樟柯忆述:“我记事的时候大概是七八岁,1977、1978年的时候。那时候‘文革’刚结束,我记得父亲总是下班特别晚,晚上总要开一些批斗会、清查会,父亲回来得再晚,我们一家人也得聚在一起吃饭,他总讲他骑自行车跑到玉道河村去看拍电影的情况。他非常兴奋,那时候夜里总停电,借着炉火,我可以看到他脸上兴奋的光彩。”

其时的贾联凯四十岁左右,在中学里教语文。他给儿子讲述拍电影的场面,让贾樟柯首先对这个职业非常尊敬,因为他觉得自己父亲都那么尊敬拍电影的,所以自己也特别地尊敬。因而贾樟柯一再提及,“直到现在,我做了这个职业之后,隐隐约约的,总记得父亲谈起这个职业的样子。”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