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想到过本田公司会以这种方式进入美国市场——虽然他们做了同哈雷这样的公司竞争的计划,但显然一个更好的机会出现了。最终,本田的管理团队察觉到了发生的情况,决定要拥抱这个机会——把小型摩托车作为他们的正式战略。他们按大型哈雷摩托车成本价的四分之一来定价,不再把小型摩托车销售给经典型摩托车客户,而是销售给一个全新的客户群,后来这些客户被称作“越野车骑士”。剩下的事情,正如人们平时说的那样,地球人都知道了。我们想想,仅仅因为有一天,某个员工偶然想在山上发泄一下心中的挫折感,居然能给数以百万计不喜欢用传统型旅游摩托车的美国人创造出一种新的休闲方式,也正因为这个偶然的想法,本田公司获得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战略计划——他们不是通过传统的摩托车经销商来销售小型摩托车,而是通过电力设备和体育用品店来销售。
本田公司在美国建立一种新型摩托车生意的经验刚好把战略管理过程呈现出来了,战略的制订和发展演变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正如亨利·明茨伯格说的那样,战略选择来自两种截然不同的源头:第一种源头是预期机遇,可以看见并选择去追求的机遇。在本田案例中,预期机遇就是美国的大型摩托车市场。当你实施某项计划、关注预期机遇时,就是在追求“周密战略”。第二种源头是意外出现的,通常是正当你试图实施周密计划或战略时,问题和机遇就同时出现了。在本田这个案例中,意外问题就是大型摩托车出了故障并由此带来的维修成本,意外机遇就是销售小型摩托车。
本田公司刚开始坚持周密计划而忽略意外的问题和机遇,是因为这样可以赢得管理层更多的关注,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在那种情形下,本田公司必须决定是否要坚持原来的计划,要不要修改或者完全用新出现的方案来替代。有时,他们做出的决定会非常明确,但是,通常是经过无数试验之后,才决定追求偶然机遇、解决意外问题的。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战略,被称作“应急战略”。例如,对本田公司洛杉矶的管理者而言,原本在全天候的战略会议上并没有明确做出完全改变战略的决定,尚未把重点放在低成本的“超级幼兽车”上。他们只是慢慢地意识到:如果停止销售大型摩托车,就可以阻止经济大出血,刚好填补上为漏油的大型摩托车维修的成本。并且,随着一个又一个顾客向日本订购“超级幼兽车”,一条利润增长的道路就变得清晰了。
当公司领导明确做出追求新方向的决定时,“应急战略”就转变成了“周密战略”。但这个战略管理过程并没有就此停下,而是通过一个个措施,不断发展演变过来的。换句话说,战略不是对一些联系不紧密的事情进行分析, 即不是在一次高级管理层会议上,根据当时能获得的最好数据及其分析来决定的,而是一个情况多样、难以控制的连续过程。其实战略管理过程是很辛苦的,因为周密战略和新出现的偶然机遇会为争夺资源而战。另一方面,如果有一个真正起作用的战略,你就要有意把重点放在让每一个共同工作的人都朝着正确的方向走。但同时,这个重点又很容易演变成一件分心的事,到后来又会变成下一个大问题。
这个管理过程可能很有挑战性,难以掌控,但是几乎所有公司都是通过这个过程获得制胜战略的。沃尔玛就是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如今很多人都认为山姆·沃尔顿——一个传奇人物,沃尔玛的创始人——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他们以为他成立公司时就有了改变世界零售业的计划,但事实并非如此。
最初沃尔顿想在孟菲斯市开第二家店,因为他认为大一点的城市就要开大一点的店,但最终因为两个原因,他选择了在另一个小得多的城镇——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开店。据传,一是他的妻子明确地告诉他不会搬去孟菲斯市;二是他自己也意识到把第二家店开在第一家店附近,更方便分摊运费和送货费,也可以利用其他后勤服务。最后,这件事教会了他如何制订一个辉煌的战略,那就是只在小城镇开大店——抢占市场优先购买权,让其他折价销售的零售商无法与他竞争。
这个战略并非是他一开始就想到的,而是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才逐渐浮现在他的脑海中的。